【这是我和七师傅在对拍,同一秒,同一声快门,留下了这两张照片】
【这条裙子是去年在吴哥窟买的,当时觉得有点贵,离开了又回头买下来,
现在穿着她去过了很多地方,和夏天的景致很搭调,坐在凉台上,为她留照一张。】
【这是朴墅窗边位置望出去的景色,不错。】
这一次杭州游,我终于戒掉了拍菜的恶习,因为一拍菜,照相机还没放下,菜就没了,一群饿狼啊~
酒足饭饱,离开朴墅,想着去灵隐喝茶,但是忘记记录茶馆的地址,怕找不着,于是决定直去此行的最后一站,位于外桐坞77号的“植觉”。
知道“植觉”纯属偶然,微信上莎珈发了一条微信,9张图片看下来,正是我喜欢的调调,植物,绿色,杂货,陶瓷...正好要来杭州,便做了mark,因为是试营业期间,前一天晚上和老板电话约好,于是在回上海的路上,直接奔向外桐坞。
我不知道这会是一家怎样的小店,带着这么一群朋友大老远过去,结果三五分钟逛完收场?作为这一程的策划者,我心里感觉忐忑。顺着GPS的指导,很快我们离开了杭州市区,进入山坳坳里,外桐坞不算远,过了西溪,开20分钟左右便到了。车子停进村子,走两步,便看见一个带着黑框眼镜,穿着土布衣服的瘦小男生靠在车边,朝我们招手。这就是“植觉”的老板,潘锐。
一直存在于图片里的店子,就这样出现在了眼前,白色的土墙上,红绿灯的“绿灯”亮起。
我们好奇的在并不大的店里钻来钻去,小小的植物,陶瓷器,衣服,鞋子,黑胶唱机,老门板做的柜台,茶桌,甚至随便摆在桌子上的零零总总...
潘老板自顾自和朋友聊着,完全不管我们。问起小东西的价钱,得到的答复很惊人:除了衣服和鞋子有定价,其他的你们看着拿,在柜台上的木盒子里放钱就可以了,你们觉得值多少钱就放多少...
我们面面相觑,对于陌生人的信任,感到无比的惊奇与陌生,一再确认真的可以吗??
答案是肯定的,不光如此,当我提出想喝茶的时候,他对我说,你自己泡吧,随便,把这里当自己家好了。
于是,我端坐老门板做成的茶桌前开始为大家奉水泡茶。
大家挑选着各自喜欢的物件,喝着茶,聊着天,拍着照,完全没有初来乍到的生涩,熟稔到自己都有点不好意思,一转眼,老板呢?老板去哪里了?
潘老板看见我们有相机,于是让我们每人拍一张照片,他立刻用打印机打出来,我们签好名,于是我们便在他的照片墙上占据了地盘。
这是从未有过的体验,源于潘老板“生活的另一种体验”“做有想象力的事和对生活充满热情的人”的理念。
在结束杭州之行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想念在“植觉”度过的那个下午,一直在“理想”与“现实”矛盾中沉浮挣扎的我看到了榜样,虽然每个人的境况并不一样,但是都不能阻挡追求理想的脚步,只要有,你所走的每一步都是在向他靠近。
【这一小袋一小袋的是各种花的种子,无料派发中,皆为爱花人。】
【某个角落,不搭的物件摆在一起,很和谐。】
【在店里的角落摆着缝纫机,这不正是我想要的嘛。】
photo by 小七
photo by 小七
photo by 小七
【喜欢中式的土布衣服,但是上班不能穿,这是矛盾的一种】
photo by 小七
【潘老板的脚,他赤着脚屋里屋外走来走去,好怕踩到他...】
photo by 小七
【这一张,是我杭州行的第二张最爱。】
photo by 小七
【这一刻,留在了记忆力。】
photo by 小七
临走,我问潘老板,茶具要洗吗?他说,你今天第一次来,算了,下次,自己洗。
关于【植觉】:豆瓣:http://site.douban.com/179093/
淘宝:http://richepan.taobao.com/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