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迈回来之后,我们这几个人约着每个月聚会一次,7月的约,定在了杭州。
短短两天一晚的杭州行,没想到行程丰富,美好超过原先的预期。因为这一次有奶爸小七的加盟,更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影像记忆,今天开始回顾,分享,心依然沉浸在那一刻的绿色包围之中。
其实很多美好的景色并不要远涉千山万说才能领略,它可能就在你的身边,只需要你停下脚步,去看,去感受。
早上一早出发,中午前直达位于玉皇山南麓的洋江畈生态公园,那里除了生态公园,还有杭帮菜博物馆,以及以杭州菜馆“钱塘厨房”“杭州味道”和“东坡阁”。这是去年刚刚开放的新景点,结合游玩,餐饮于一体。我们充满好奇的穿过一段蜿蜒的山路后,一切柳暗花明,原来在这里藏着这么一块宝地,不愧是杭州本地人的推荐。杭帮菜博物馆追溯杭帮菜数千年发展史,展出110余件反映餐饮文化的精美文物和近300件菜品模型,而“钱塘厨房”“杭州味道”和“东坡阁”其实作为杭帮菜博物馆的组成部分,让你马上就可以品尝到货真价实的美味,而不是仅仅纸上谈兵。
我们在“钱江厨房”品完可口的杭州小菜,穿越杭帮菜的千年之旅,游荡在空无一人的湿地公园(主要正值夏天的午后,来游玩的客人很少),好像整个公园都是只为我们开放的,那种感觉,太好了!
【图中的建筑即“钱江厨房”,而窗外就是湿地公园的沼泽,屋顶都种植各种植被,抬眼之处皆绿色】
【人在景中走,宛在画中游。】
【“钱江厨房”是坐在大堂,价格亲民,味道可口。“杭州味道”和“东坡阁”是包厢制,价格要贵一些。】
【虾子鞭笋是小暑时节的时令菜,不能少!】photo
by 小七

【博物馆里对千年杭帮菜的演绎编排的非常精致到位,饭后作为散步消食之旅再合适不过了。】
【东坡阁的入口处,幽静。】
【在“钱塘厨房”外合影一张,辛苦小七了!】photo
by 小七
【我超爱这蓝天下的绿色屋顶,要是所有的房子都能这样,该多好。】
百度云:洋江畈生态公园的前身,是西湖淤泥疏浚的堆积场。堆晒了6年,在西湖淤泥里沉睡了数百年的水生、陆生植物种子纷纷发芽,江洋畈变成了以垂柳、湿生植物为主的次生湿地。2008年,杭州决定把昔日的淤泥库打造成21世纪杭州西湖生态公园新典范。整治过程中,园文部门几乎没有拔掉一株原生态植物,完整地保留了原生态植被。在补种的植物选择上,全部选用原生品种:醉霞般的金鸡菊、飘逸的狼尾草、波浪般的红蓼、红果点点的接骨木、野趣自然的波斯菊等,与西湖淤泥自然生长出来的柳树浑然一体。其实,江洋畈生态公园,还有点像西溪湿地同样拥有湿生林、浅水沼泽、湖泊池塘等多层次的湿地景观,还为鸟类、鱼类、水禽、两栖类等野生动物提供觅食、栖息的环境。
【蜿蜒于湿地公园的木质栈道,设计别致。】

【这处沼泽,总让我想起少年派到过的那个吃人岛...】


【台风虽然最终擦肩而过,但是带来了久违的蓝天白云。】
photo by 小七
photo by 小七
【节日里游人如织,这个时候只得我们几个,尽情的凹造型。】photo
by 小七
离开洋江畈,我们开车前往虎跑,夏日午后的热浪滚滚而来,一段虎跑的山路上走过,心凉下不少。虎跑茶室空调间里的香烟味熏得人睁不开眼,直接坐在室外,点上一杯泉水先泡的明前龙井(真伪就不去说它了)虽是捧着热茶,但是却反而可以更加敏感的捕捉拂过耳边发间的凉风...
【一直喜欢涌泉的山间林荫,透着仙气儿。】
【水清,风明,茶香。】
photo by 小七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