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未竟之梦

标签:
转载 |
分类: 图绘时光 |
近日,一直在微博上看千寻的一日一画,看她每天在深更半夜贴出一幅彩铅作品,除了惊叹她进步之神速,也赞赏她能沉下心来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
一天天看下来,自己的手也不免痒起来。小时候,还是认真学过几年素描和白描的,所有的寒暑假,都是关在家里画画,临摹连环画和华三川的人物画挂历。不过,事与愿违,最终去学了中文专业,因为命运的安排,也因为自己的不争。把画画这件事彻底扔到了脑后,到现在,也有30年了。
打探了一下,彩铅加上画纸,是一笔蛮大的开销,而且我向来对色彩有点头大,过去画过白描,这应该是最经济的画种了。几支毛笔,一小瓶墨汁,一叠铅画纸,一叠宣纸,再买了几本白描画册,咱的画画大业,开张了。
30年前的营生,要再拿起来,手抖是难免的,老眼也是昏花的,画一幅画,付出的精力,远超过自己的想象。尽管累,尽管腰酸背痛脖子僵硬,心里却是说不出的愉悦,少年时代废寝忘食画三国画水浒的那些情景仿佛还在昨日,但心境却是再也不会相同了。现在,我只是把它当作一种平静心灵的修炼,一天的忙乱之后,平心静气地画几笔,是可以当一种享受的。
第一幅,临摹月照上人的《钟馗》
宣纸上再画一遍,完全不知轻重,权当热身。
第二幅,临摹项维仁先生的线描仕女《李清照》
头部左上方那个I形墨迹,是毛笔没拿住,掉画纸上了,糗。
第三幅,临摹汪国新先生三国人物造像《曹操》,他的笔法完全没办法学,不成功。
第四幅,心野起来了,要弄幅大的,临摹项维仁先生的《观世音菩萨》,光铅笔稿就打了两个晚上,所幸着,对形状的把握还算准确。
打完铅笔稿,迟迟不敢正式动笔,先画幅小图练手。
两个晚上,加上周末的一个下午,完成。整体看还过得去,但笔的控制还差,许多败笔,不过,第一幅完整作品,这个样子也还算满意。
画这一根根的发丝和衣裙上的花纹,是要有一点强迫症的,尤其是花纹,本来想偷懒不画了,是给LD硬逼着画的,未免心浮气躁,不太满意,要做到布局对称,线条粗细一致,还得再练。
LD的手串在一边加持,总算抖抖豁豁地画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