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把紫砂壶,井栏。

(图片来自小七的博文,谢谢!)
接触了茶之后,越来越觉得其中内藏的博大精深,一点一点领略其中滋味。
托太后的福,跟在德润堂后面订了七把壶,虽然我的只有一把,但是看着朋友们都心满意足的样子,更加收获了双份的喜悦。
等了近两个月,拿到壶之后,师傅告诉我使用之前要进行第一道养壶。

于是中秋前日,在海湾开起工来,将七把壶统统养了一遍。
大概方法是这样:(太后师傅,徒弟说的不对的地方还请马上指正,以免误人子弟...)
1、用软毛小牙刷将壶轻刷一遍。
2、选择没有油腻的锅,在锅底垫上纱布一层。将壶身,壶盖分别放入。
3、放冷水,没过整个壶身
4、将茶叶(最好是这把壶今后喝什么茶,就用什么茶叶)包在纱布中扎牢丢入水中。
5、开小火煮壶,待水开后,再小火煮半个小时。
6、结束后,让整锅水连壶自然冷却。
7、冷却后,取出茶壶,用茶巾擦拭。
百度“养壶”词条里注解的很好::
养壶如养性。一把养好的壶,应该呈“黯然”之色,光泽“内敛”,如同谦谦君子,端庄稳重。养壶-是茶事过程中的雅趣之举,其目的虽在于「壶」,但真正的主角仍是「人」。
「养壶即养性」,壶之为物,虽无情无感,但透过泡养摩娑的过程,茶壶以其器面的日渐温润来回报主人对它的恩泽,亦未尝不是一种人与器的情感互动!「养壶」之所以曰「养」,而不称「灌壶」、「喂壶」、「浇壶」,正是因其「怡情养性」的特质也!茶之道旨在怡情养性,所以养壶的方式亦应符合此一精神,循序渐进,戒骄戒躁,如此养成的壶才可温润可亲。一壶不泡二茶 养壶的目的在于使其更能涵香纳味,并使紫砂壶焕发出本身浑朴的光泽。新壶显现的光泽往往都较为暗沉,然而紫砂天生具有吸水性,倘若任其吮吸壶内的茶水,时间久了,便能使壶色光泽古润。如果养壶的方式得当,就能养出其晶莹剔透、珠圆玉润的效果。 内修外养,才能养出好壶。外养要勤泡茶、勤擦拭。泡茶时,壶的温度较高,壶壁上的细孔会略微扩张,此时要用细纱布擦拭氤氲的水汽,让茶锈顺热吸附于壶壁之中,久而久之,壶壁就逐渐润滑了。内养的关键是一壶不泡二茶,因为紫砂壶有特殊的气孔结构,善于吸收茶汤,一把不泡二茶的茶壶冲泡出来的茶汤才能保持原汁原味。紫砂壶经久使用,壶壁积聚茶锈,沸水注入空壶,也会茶香氤氲,这也能看出紫砂壶的品质来。
养壶要领:
(一)用完后的紫砂壶必须保持壶内干爽,勿积存湿气。
(二)放空气流通的地方,不宜放在闷热处,更不可以为珍贵,用后包裹或密封。
(三)勿放近多油烟或多尘埃的地方。
(四)最好用完后把壶盖侧放,勿常将壶盖盖紧。
(五)壶内勿常常浸着水,应到要泡茶时才冲水。
(六)最好多备几个好的紫砂壶,喝某一种茶叶时只用指定的一个壶,不可喝什么茶叶都用同一个茶壶,应加识别,以免混乱。
(七)切勿用洗洁精或任何化学物剂浸洗紫砂壶,否则会把茶味洗擦掉,并使外表失去光泽。
(八)每次用完后用布吸干壶外面的水份,接着倒出壶内三分之二的茶叶,留下约三分之一,冲进沸水,两三次,冲过的水留用,然后清理干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