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行程。
798艺术工厂,北海公园,琉璃厂,延寿胡同,魁德社,王府井小吃街,天安门广场,前门。
欣赏了三天的皇宫,寺庙,审美疲劳起来,于是改变原本去恭王府的行程,转战789艺术工厂。这片废旧的工厂成了艺术家的自由乐土,贴近生活的,远离尘嚣的,写实的,后现代的碰撞在一起,好像是对不远处规矩,严谨的皇城根儿的挑战。
在陶笛公社,听见现场吹奏的陶笛声,非常喜欢,冲动的要买,要学,被身边一直紧随的两个男人无情的打击后放弃。最后,不甘心的买了张CD,回家过瘾。
在798逛到了下午二点左右,我发现令人费解的后现代艺术更加容易让我审美疲劳,因为很多冲破传统美学的所谓艺术还要我动脑子思量,而结果往往是不得其解。好吧,我承认我不够新派,只能欣赏传统意义上的美。
三人在明晃晃的太阳下闲逛,从城郊再回到城内,一转眼,荡在北海的游船上。自由真好。
没有方向的游弋着,这一日的温度快接近20度,柳树仿佛一夜之间发了芽,在湖光山色中摇曳,慵懒的滋味弥漫在我身体的每个细胞。
上岸后,满足两个书画爱好者的心愿,前往琉璃厂,赶在下班之前膜拜了一下传说中的荣宝斋。买了两本荷花工笔画法的画册,也许回家后根本没时间,但那一刻我是很认真的想要画荷花的。
不知不觉走进了一条又窄又深的胡同,延寿胡同。傍晚市井生活的场景在眼前展开,正当我们琢磨着怎么走出胡同时,忽然看见坐在边上的一位带着扣帽的老人。居然遇上了著名的京韵大鼓艺人于德魁老先生的第三代传人于小章。之前还在遗憾没有去老舍茶馆听传统的曲艺表演,没想到却在这胡同里遇见了。
于是我们坐进了几乎仅能容纳10人左右的的小小魁德社,听老人充满自豪的介绍,以及精彩的三段表演:三弦,哈拉巴,快板。
北京之行的最后一站,我们再次来到天安门广场,挥别这座传统与现代的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