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9:古厝茶话|中华姓氏趣味来源
(2022-09-22 17:17:13)
标签:
历史旅游文化教育 |
分类: 科学知识 |
但今天,我们不聊百家姓,聊点关于姓氏文化少为人知的趣味知识。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中华民族,一向喜欢寻根问祖,追根朔源。而姓氏,千百年来,一直深受重视。
01
“姓”和“氏”最初有别
“氏”是从姓中衍生的分支,出现于父系氏族社会。
南宋郑樵《通志》说:
“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
关于姓氏的9种来源
1.以动物为姓,如龙、凤、牛、马等。
2.以封国封地为姓,如齐、鲁、吴、楚等。
3.以官职为姓,如司马、上官、侯、帅、尉等。
4.以职业为姓,如做陶器的姓“陶”,管仓库的姓“仓”,做买卖的姓“贾”等。
5.以出生地和居住地特征为姓氏,如东郭、西门、杨、柳,李等。
6.以先人的字或名为姓,如周平王的庶子字林开,其后代姓林。
7.以祖先爵位或谥号为姓,如庄、康、武、恒等。
8.以次第为姓氏,即家族中兄弟排行或亲属辈分等为姓,如家族叔孙、季孙、第二、第五等。
9.以母系氏族时的部落为姓,其姓多有“女”字部首,如姜、姬、姒等。
姓氏祖先是伏羲氏
相传中国第一位有姓氏的人是伏羲氏,据载他“因风而生,故为风姓”。
伏羲氏被称作“三皇之首”,又是“人文始祖”。
上古时期,人们群居杂婚无法避免近亲结婚。
伏羲氏早早发现这个问题,于是“正姓氏,通媒妁,制嫁娶”,还规定了同姓不婚。
最早混言姓氏的人是司马迁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为后人记述了从上古至秦汉姓氏合一的演变过程.
对先秦人物,书中清楚写着其何姓何氏,而对战国末期后的人物,则姓氏混称。如秦始皇为“姓赵氏”,汉高祖“姓刘氏”。
05
一入佛门本无姓
你可知“僧不言姓”为何故?
06
柴米油盐酱醋茶也是姓
柴姓:源自江姓,山东、湖北等省尤多此姓。
米姓:源自芈姓,书法家米芾自称是先秦时楚国后裔,后改为同音字米,多分布在湖南、山西等。
油姓:起源不详,但唐代就有人以油为姓,山西、山东、台湾等有分布。
酱姓:这个真少见,据说如今台湾还有姓酱的人。
醋姓:源出不详,陕西和四川有这姓。
07
赤橙黄绿青蓝紫、东西南北还是姓
大家都知,颜色里的白、朱、碧等为姓氏,但彩虹色赤橙黄绿青蓝紫也是姓氏。
譬如,赤姓:是帝啻的老师赤松子的后代。
橙姓:得姓始祖是揭阳橙女。橙氏是一个古老的氏族群体。
黄姓:出自赢姓,陆终得后代,陆终受封于黄这个地方,子孙后代就以国为氏。
……
东西南北也一样,有史可循,都是姓氏。
08
叫错了的姜太公
战国之前,姓与氏都是贵族阶层专有的法权符号。
氏用来别贵贱,姓用来别婚姻。
09
百家姓可不止百个
汉代王符《潜夫论·志氏姓》、应勋《风俗通·姓氏篇》各收姓氏500个;
唐代林宝《元和姓纂》收姓氏1404个;
元代马端临《文献通考》收姓氏3766个;
明代凌迪知《万姓统谱》收姓氏3557个、王圻《续文献通考》收姓氏657个;
清代张澍《姓氏五书》收姓氏5129个。
很好奇,九字姓到底是什么?
然后查了下,原来是:乌朗汉吉尔莫吉尔敏(蒙古族)
最长的姓氏
你以为九字姓就最长了吗?想多啦。
还有10字姓、11字姓、12字姓、13字姓。
11
姓氏万花筒
以天体气象为姓:天、日、月、星、风、云、雷、虹、霞、雪、霜、露、冰。
以地形地貌为姓:地、山、沙、野、岛、岸、坡、岭、江、河、洋、渠、泉、池、湖、海。
以人体器官为姓:头、耳、口、眼、鼻、舌、齿、眉、发、足、身、骨、心、胆、皮。
以家禽动物为姓:马、牛、羊、狗、猪、鸭、鹅、虎、熊、龙、蛇、鹿、猫、虫、鱼、鸟、雀、鸽、象。
以植物花卉为姓:桃、李、杨、柳、松、柏、桐、梅、兰、竹、菊、荷、花、果、叶、根。
以亲属称谓为姓:父、母、兄、弟、叔、伯、公、婆、姑、舅、娘、姥、哥、姐、夫、儿。
以文教器具为姓:笔、墨、纸、砚、琴、棋、书、画、印、扇、鼓、管、萧、笙、号。
以军队编制为姓:军、师、旅、团、排、班、帅、将、校、尉、兵、卒、家。
以时空方位为姓:春、秋、夏、冬、晨、午、晚、夜、东、南、西、北、上、下、左、右。
以天干地支为姓:甲、乙、丙、丁、子、丑、寅、卯、辰、午、未、申、酉、戌、亥。
以数字符号为姓: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兆。
以各处地名为姓:东阳、长兴(浙江)、涂山、缙云(重庆)、长沙(湖南)、唐山、邯郸(河北),当涂(安徽)、陈留、华阳、会稽(古地名)。
以诸种色彩为姓:朱、赤、橙、黄、绿、青、蓝、紫、黑、白、灰、褐、乌。
以朝代名称为姓:夏、商、周、秦、汉、魏、蜀、吴、晋、隋、唐、宋、金、元、明、清。
来源:铭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