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PBL)
(2010-11-12 00:00:00)
标签:
杂谈 |
分类: 麦田 |
实验一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人类外周血细胞培养的原理。
2. 学习人类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培养方法。
二、实验原理
通常情况下哺乳动物外周血中是没有分裂细胞的,只有在异常情况下才能发现。外周血中的小淋巴细胞几乎都处于G1期或G0期的非增殖状态。体外培养时经一定剂量的植物血凝素(PHA)刺激,T淋巴细胞可转变为淋巴母细胞,重新进入增殖周期,进行有丝分裂。外周血中的淋巴细胞经过68-72小时(三个周期)的短期培养,即可产生大量的增殖期细胞群。用秋水仙素(细胞分裂阻断剂)积累分裂相,可使处在分裂期的淋巴细胞停留在分裂中期或早中期,从而获得足够的可供分析的中期分裂相。
三、实验准备
1. 实验器材:
超净工作台、37℃恒温培养箱、酒精灯、无菌注射器(1ml、2ml、5m1)、针头、培养瓶、橡皮塞、75%酒精棉球、止血带、离心机、定时钟、试管架、 手术镊子
2.实验材料:
人外周静脉血(肝素抗凝)
3.试剂
抗凝剂:肝素溶液(500U/ml)
四、实验步骤
(一)培养液配制(在超静工作台内无菌操作);
每个培养瓶(容积30ml)中加入5ml培养液,其中含:
RPMI1640
灭活小牛血清
PHA
青霉素
链霉素
依次将上述试剂加入培养瓶中,反复吹打使其混合均匀,用5%NaHCO3调节培养基的pH值至7.2-7.4。
(二)血样本的采集:先以碘酒和75%乙醇消毒皮肤。用2ml灭菌注射器吸取约0.2ml肝素,作静脉穿刺,抽取外周静脉血1ml。转动针筒以混匀肝素
(三)接种:常规消毒后,立即将针头插入灭菌小瓶内,送入超净工作台 ,在火焰旁将血液滴入2~3个盛有5ml培养液的培养瓶内,每瓶0.2~0.3ml(6号针头45度倾斜,约20滴),盖上橡皮塞,轻轻摇动以混匀。贴好标签,将培养瓶放在37℃恒温箱内静置培养72h。
五.注意事项
1. PHA是体外淋巴细胞培养成败的关键问题,因此,要考虑它的质量和浓度。盐水提取物一般冰冻保存的时间不宜过长,时间长了效价减低。浓度一般用1%~2%,每毫升培养液加0.2~0.4ml;浓度过高可能会导致红细胞凝集。
2.培养箱的温度应控制在37±0.5℃,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会影响细胞生长。
3.培养基的pH值应该在7.2-7.4左右,低了细胞生长不良,高了细胞则会出现轻度的固缩。
六.思考题
1. 结合自己的实验操作,总结一下全血培养过程的要点,有哪些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2.在外周血培养过程中,加入植物血凝素的作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