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琴书诗画,达士以之养性灵,而庸夫徒赏其迹象;山川云物,高人以之助学识,而俗子徒玩其光华。可见事物无定品,随人识见以为高下。故读书穷理(我说,学琴)要以识趣为先。”
——洪应明《菜根谈》
“张明润学琴是认真的,但学习能力是脆弱的,进度是蜗牛样缓慢的。(52课)五个作业至少有两个没有模样。出于学习效果的考虑,让我们再练一周再回课吧。”
——大乖头爸爸 10月22日18:58分给董老师的短信。

大梦谁先觉?
9月18日至11月7日,大乖头从50课上到了54课,真可谓“进度是蜗牛样缓慢的”。但,我们并未停滞,因我的体贴、欣赏,大乖头陡然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功,让我差一点在她面前舞之蹈之。
大乖头是天生的演员。吃着吃着晚饭,我发现她嘴里含着食物不咀嚼,嘿她一下,她如梦初醒般地看我一眼,不好意思地动动嘴角,又积极吃起来了;饭后休息十分钟就弹琴,到点儿时,我发现她在客厅沙发上躺着了,抱她起来,身子都是慵懒的软;练琴过程中,音乐走着,她盯着琴谱的眼儿却是迷离的。凡此种种,我都不忍心让她练琴了。等洗漱完毕,她进了被窝儿,让你给她讲故事,要不就是搂着小猫(毛绒玩具)哄它入睡,最无厘头的就是自己钻在被窝里嘎嘎地笑,久久不睡。这时候,我才意识到,她在逃避练琴!可以想象,大乖头认为练琴是多么无趣的事。
我点破她的“小九九”,但从不斥责她,在夸她演技好的同时,告诉她我从网上看到的语录:“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老师知道;三天不练观众知道。”做假,会露馅的!反正,练琴是你自己的事……
大乖头音符认不好,主要是对线音、间音和7个音符上行、下行顺序没有扎实的概念。我掰开了揉碎了地给她讲,她还是时常张冠李戴,四六不分,搞得我几近自残:天啊,你杀了我吧!着急也没办法,谁让咱碰上这么混沌不开的女儿呢?时间问题,早晚会开窍的。于是,每次练习老师布置的作业前,我们要花相当的精力重复五线谱知识。
近阶段,女儿练琴的分水岭在10月23日。22日,我给董老师发文章题记中的短信时,大乖头正味同嚼蜡似地吃着牛排。明天就要回课了,即使在牛排店用过膳后练琴,临时抱佛脚,恐怕到老师那儿也过不了关——这就是女儿惴惴不安的心思。当我告诉女儿明天不用学琴了,女儿半信半疑。“没完成作业,不是你的错儿,你练得相当漂亮。只不过,赖爸爸尽教你认音符了。再说,学琴不是生活的全部。该吃好饭,那就得吃好了,吃撑得慌了为止!”女儿顿时食欲大增。从这儿看,小孩对学琴的心事还是挺重的。
周日上午,在本应在董老师家学琴的时段,大乖头在家认真练琴,效率出奇得高。周日、周一晚,各练一次,我就知道她能过关了。周二晚,去董老师家上了新课。
从11月6日开始,大乖头主动要学游泳,我们放学后的时间更紧了。5:30——7:00,游泳;回家后,7:30——8:30,做饭、吃饭;8:30分后,弹琴,视她的“演技”高低,只要没闭眼,就弹琴(但一般弹不够一小时,刚学游泳消耗体力啊)。也不怎么的,琴键上从大字组“1”到小字三组“1”这个区间的音全认识了,相当于我张开双臂贴在一棵搂不过来的古树的样子,跨度很大了!大概六七十张识音卡吧,我出示一张,她立马唱出,并在琴键上准确地弹响。“我肩膀都举酸了,你这儿也认得太快了!玩你爸爸呢吧!不认了!”大乖头在琴凳上屁颠屁颠地:“你再说一个(不认了)!接着来!”之前,大乖头也有过准确认音的短暂辉煌,连续三天做测试,她对着认完的识音卡说“拜”或是“快走吧”的自信神态让我断定:这回绝不是昙花一现!我们闯过了“音符关”。
游过泳、洗过澡的女儿象出水芙蓉,在钢琴前,她怎生得如此滋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