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4--5岁《小汤》三《拜厄》钢琴第十九课育儿 |
分类: 大乖头亲子博客首页露脸儿 |
题记:
程子称司马公(司马光,字君实。小时候砸过缸、救过人的那位)为九分人,又称为脚踏实地人。盖经天纬地之才,并非骛高远、谈奇妙之谓,不过踏实二字,便是奇才。
一生功勋,皆从苦境中磨练而成。惟百折不回之志气,则万万不可稍挫稍松耳。
——(清)方浚师《蕉轩随录》卷四
7月18日,大乖头的钢琴第十九课。正式开始《小汤三》和《拜厄钢琴基础教程》的学习。
此日凌晨一点,我突然想起董老师要求带上《拜厄钢琴基础教程》这本书,怕早晨忙乱中疏忽落下,赶忙去客厅女儿的书架上找。没有。钢琴琴盖儿上、琴凳内的暗盒儿翻了一遍,也是没有。能到哪儿去呢?早七点,问妻和女儿,她俩也说没看见。我思忖着说:“是不是这两天我拿单位去了?我怎么一点印象没有呢?”女儿接话:“不可能!”我惊奇地问:“你怎么知道?”“因为你这两天根本就没上班!”女儿的咬文嚼字,逗得我哈哈大笑:可不是吗,从今儿(周日)捯起,整是两天没上班。我解释:“嘴误,嘴误,应该说‘前几天’才对!”女儿这么一闹腾,我倒想起来,确实往单位拿过《教你巧学钢琴》和郎朗的老师讲授的《拜厄钢琴基础教程》两盒教学DVD。《教你巧学钢琴》看了“连奏”部分,《拜厄钢琴基础教程》根本就没看,所以印象不深。估计书是配着DVD带单位去了。赶紧骑车去单位,找着了。
开门见山,我在课前向董老师汇报了大乖头练琴近况。一个礼拜,就练了两天,主要原因是她在楼下、纪念碑广场疯玩,到练琴的点儿(晚9点至10点),早困得东倒西歪了。另一个原因,赖我。我对“连奏”的弹法摸不着脉,不敢瞎教她,怕练偏喽。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困扰着大乖头练琴,也搅得我心神不宁。为这,我还和董老师电话交流过。进入暑期,女儿所在的幼儿园中二班虽正常开班,但最多只有11个小孩——父母都是双职工。班内的空调坏了,老师就吵吵着把孩子们并到小一班去,女儿回家说了这事,流露出不想再去的意思。女儿若不进园,就只能送农村姥姥家去,那练琴怎么办呢?董老师的意思是,最好让孩子不要这么长时间(两个月)的间断,不然,孩子不好把琴拾起来。你家要是实在没办法,孩子停一段就停一段吧,我没意见。还好,空调修好,幼儿园老师向家长承诺,7月份肯定不并班了,女儿的心才安定下来。
这堂课,复习了《溜冰女孩》、《会跳舞的熊》、《伦敦桥要塌了》、《稻草堆中的火鸡》,老师主要听大乖头是否把曲子里的双音、和弦弹得齐整。接下来的大部分时间,老师反复让大乖头练习“连奏”指法,并把弹奏要点抠得更细:一、要有两指“走路”的感觉。手掌、手腕保持不动,一指落下,弹够四拍,另一指高高抬起并弯曲,落键后刚才的第一指才能从琴键上抬起;二、要找力量传递的感觉。弹够四拍的手指要把力量导给落键的手指,这时,除了落键的手指,其他四指是放松的,可以独立抬起。如果其他指活动僵硬,就说明整个手的全部力量没有集中到落键指上。三、连奏乐句结束后,手要抬起呼吸。女儿试奏了《拜厄钢琴基础教程》第12、13、14条,认谱准确,连奏的感觉基本找到了。作业为:《拜厄钢琴基础教程》第12、13、14、15条;《小汤三》两首曲子:《旋律》、《无事生非》。老师特意强调:《旋律》的低音谱表要用断奏,可不是连奏啊。《拜厄》的这四条,左右手都是高音谱表。
这堂课下来,我又感觉到压力了。抠手型、手指这活儿,技术含量高,费嘴舌,孩子嫌枯燥,必须想法儿让女儿在快乐中练琴才行。7月22日凌晨四点醒,随手翻看刚买不久的《蕉轩随录续录》,有两段话给了我力量——“一生功勋,皆从苦境中磨练而成。惟百折不回之志气,则万万不可稍挫稍松耳。”,我要挺住,在辅导女儿练琴上“万万不可稍挫稍松”;“程子称司马公为九分人,又称为脚踏实地人。盖经天纬地之才,并非骛高远、谈奇妙之谓,不过踏实二字,便是奇才。”,希望我的女儿练琴时踏踏实实的,能做到,你就是钢琴奇才啊!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