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儿说:“爸爸,你忘了,我小时候就喜欢在黑旮旯睡觉吗?”
说这话时,女儿正好奇地躺在她的小床上,支在床头的巨大绿叶挡住了屋顶泻下来的灯光。她的眼睛,便在绿叶投在床上的暗影里闪着兴奋的光。
女儿的话给了我莫名的感动——孩子有些想法,不到切合的环境,她是不会告诉你的。思绪倒流:女儿在姥姥家过夏天,靠墙一侧的蚊帐,防蚊子顺着墙与蚊帐的缝隙下来,特意在帐内底部缝上了半臂高的遮挡布条。女儿快入睡时,总喜欢转身向内,把布条撩起来,头藏匿在布条的阴影下而眠。碰上倒霉的时候,早上醒来,头上起好几个包儿(蚊子隔着蚊帐眼儿,毫不留情地叮靠墙的脑袋瓜子)。今儿才真正明白,女儿不听老人言,非往布条儿底下钻,是喜欢阴影下的私密性。
分床而睡,这一计划早就开始实施了,进展不顺。小床大概购于2007年11月份,当时就是想让女儿自己在上面睡觉,两年了,女儿的个子越来越大,小床除了成为上大床的台阶外(两床相连),毫无用处。她妈妈老着急:“你买这玩儿干啥?!再不睡,我看这床该盛不下她了!”因这一买无所用的例子,我确实背了很大的压力。
这片树叶,宜家早就有售,但安装要求钉在墙上。我家的儿童房在哪,我还没想好呢,儿童床最后固定在哪我是真不敢打保票,所以安树叶这事儿就一拖再拖。今年10月底,终于买回来了,就一个想法:用这片绿叶逗女儿,让女儿变成叶下小床上的虫儿!
把绿叶的包装打开,研究它安装的配件,若不上墙,只有一个办法,把绿叶的底托安装在床头背板上。快丝不能过量,半个多食指肚长最好,不然就钻透床头板了。为买这四个螺丝,费老劲儿了——本想多简单的事啊——-人家五金店的告诉我,这叫“五号”快丝,有卖的,但你得碰运气。三礼拜,随身包儿装着配件,见着五金店就进,就打听,功夫不付有心人,有一五金店老板就提供了可靠信息:骑三站地,十字路口往南道西,有一“螺丝大全”,有。女儿当时就在旁边,很意味深长地说:“爸,我想自己睡小床了!”我答应女儿:“一言为定!”只一元钱,螺丝搞定——我都不敢相信就这么简单。
本琢磨着床头板儿挺硬,很可能用改锥拧不进螺丝,没成想势如破竹,三下五除二,绿荫满床。自11月19日晚上起,女儿已独立在自己的小床上睡了四天了。一片小小的绿叶,就让女儿迈出了一大步,正应了那句广告语——设计改变生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