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仪礼》之一:仪礼是本什么样的书

(2009-04-14 08:23:33)
标签:

《仪礼》

行状

士冠礼

国学

分类: 读《仪礼》

闲来无事,就想读点书。就像有人说的一样,无聊才读书。咱也算是吧。无聊读书总比无事生非强吧,至少也得算文雅一点吧。

读点什么样的书呢?现在国学很流行,咱这人有点毛病,就是喜欢随大流,既然都急着赶时髦,咱也不能落后,就找点国学来读读吧。

可是国学浩如烟海,从那里入手呢?

于是咱想到了咱是个老师,经常看到一些学生不大注意礼仪,穿衣着装千奇百怪,言语行动粗俗不堪,甚至有的学生以为和同学说个粗话显得亲切,真是有点匪夷所思!所以就有人感叹学生行状不古,国人行状不堪,以至于在一些涉外旅游中,咱们国人形象经常受到指责:乱扔垃圾,公共场所高声喧哗,饭后毫无顾忌地剔牙等等。

同时咱们又经常自诩为“礼仪之帮”。既然称为礼仪之帮就应当拿出点证据。于是咱就想到了《仪礼》。

从网上一查,了解到《仪礼》是一本中国古代记载典礼仪节的书,与《周礼》、《礼记》合称三礼,作者是谁有争议,有认为是周公作的,有认为是孔子作的,也有认为是周公作孔子删定的,甚至有人认为是汉代儒生的伪作的。

其主要内容记述有关冠、婚、丧、祭、乡、射、朝、聘等礼仪制度,阐述春秋战国时期士大夫阶层的礼仪,对后世社会组织、文化观念有着重要影响。共有十七篇:士冠礼、士昏礼、士相见礼、乡饮酒礼、乡射礼、燕礼、大射仪、聘礼、公食大夫礼、觐礼、丧服、士丧礼、既夕礼、士虞礼、特牲馈食礼、少牢馈食、有司彻等。不过也有人认为不止这些,据文献记载,汉武帝时,在孔府鲁壁中发现《古礼》五十六篇,其中十七篇与汉初经生所传十七篇《仪礼》相同,但多出三十九篇,这多出的三十九篇礼文早就找不着了,学者称之为《逸礼》。由此便产生一种观点:十七篇《仪礼》是一部残缺不完之书。

不管它完整不完整,但《仪礼》的确介绍了很完备的礼仪,从婚丧到嫁娶,从乡间游艺到邦国来往,一个都没少。所以咱想通过阅读《仪礼》来看看古人是怎样讲究礼仪的,这样教育起学生来也能做到心中有数,也显得底气足一些,否则开挖自己都不懂礼仪,怎么能教育学生呢?

当然《仪礼》是一本文字很艰涩的书,令读者望而生畏,咱也没多大的本事儿,靠自己的那点力量读通不大可能,所以就不免从网搜刮一些资料“借用”一下,咱知道借人家的东西得感恩,尽量在借东西的时候能标明借家,网上的东西比较乱,也有可能找不着主人,那只好烦请知道主人是谁的给咱提醒一下,咱在这厢有礼了。

闲话少说,这就开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