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清明。
想来,母亲离开我们已经整整30年了。
翻出这篇11年前缅怀母亲的旧文,深夜读来,不禁泣然。
每每念及母亲,总觉自己还是那个常常在母亲怀里撒娇承欢的的孩子。
只是,子欲孝而亲不待,空悲怆!
再次贴出小文,感念母亲,追思母亲。
愿母亲在天堂不寂寞!
忆母亲
昨夜,又梦见了母亲。
梦里,母亲的面容已不甚清晰了,只梦见她高大的身材,圣母般慈爱的笑脸和目光,还有家中她那一绺仿佛至今仍带着体温的青丝。如果母亲还在世,这绺青丝也该染了白霜了罢。
快20年了。
每当满心愉悦,每当倍感沮丧,我心里常涌起的是对母亲的怀念。
母亲有着瀑布般的青丝。每天清晨,母亲麻利地将头发优美地盘结在脑后,然后用她温柔的手指为我编着麻花辫。之后,母亲便开始了一天的劳作。母亲是勤劳而善良的。父亲因公伤而行动不便,因此屋里屋外的事全落在母亲的肩上,可母亲从未抱怨过什么。印象最深的,是母亲特别喜欢父亲为她精心置办的新衣,可一年到头,母亲穿得最多的还是那套蓝色劳动布工作服,只是到了晚上,她会偶尔拿出新衣裳穿在身上。以至于母亲过世的时候,她仅有的几套新衣还静静地躺在衣箱里。
母亲特别爱笑。记忆中母亲的笑脸就是春天的样子,明媚而温暖。三十多岁才做妈妈,母亲对我自然疼爱有加。矿区一到夏天,便会发放冰棒票。还记得一张“常温”票能买三支绿豆冰棒。母亲老说她不喜欢吃绿豆,几乎每一支冰棒吃到一半,她就把剩下来的冰棒往我的小杯里放。“太好了,我最喜欢吃绿豆冰棒了!”于是我就心安理得地把妈妈的冰棒吃掉了。若干年后,父亲每忆及母亲,谈及绿豆冰棒的事,仍忍不住老泪纵横。
小时候,我还算是个乖乖女,可有时还是免不了惹父亲生气。父亲对我的最高“奖赏”就是跪洗衣板,并且要求甚严,背要挺直,屁股不能坐在小腿肚上。每当这时,我就会一边哭一边抱着小闹钟,盼星星盼月亮似的,眼巴巴等着妈妈下班回来“救”我。几乎每次无一例外,妈妈都是来不及放下手里的东西,直奔过来把我搂在怀里,一边帮我揉着发红的膝盖,一边嗔怪爸爸不该这样管教孩子。转眼间,我长成了大人。爸爸不再责罚我,生活中却常常会遇到一道道沟坎,有时,我心灰意冷,直想放弃,但母亲那令人永远无法忘却的温暖胸怀却一直给予我力量。
从识字开始,我就爱上了《儿童文学》、《少年文艺》。常常在写作业的时候,忍不住偷偷地读这些“闲书”。有一回让母亲逮了个正着。母亲的脸因生气而涨得红红的,她说我让她失望了,是个不自觉的孩子。她非常坚决地把书“没收”了,并且说要把书烧掉,免得我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我求母亲千万别烧了它,可是母亲仍然拿着书到厨房去了。我后悔得要命,心想这下完了。这借来的书,烧掉了怎么赔呀?趁着母亲出去的当口,我飞快地冲向厨房的火炉。当时的情形,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母亲将一把火钳架在火炉上,而炉子里的煤早已夹出来了,那本书完好无损地躺在火钳上。母亲没有舍得把书烧掉,但是她的教诲却令我终生难忘。从此,我写作业的时候,再也没有开过小差。从小学到中学,从中学到大学,从大学到工作,我养成了专注的习惯,也逐渐明白,做一件事只有专注才能成功。
逝者如斯。
母亲走了,搜寻所有有形的记忆,才发现除了那一绺青丝,母亲没有给我留下任何东西。但是,母亲的爱,母亲的品格,却常常让我倍感温暖,她给予我勇气和力量,令我足以面对任何挫折和困苦。
母亲是位普通的家庭妇女,却是我心目中最平凡而伟大的人物。
怀念。母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