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一起午餐》受众策略分析
(2010-04-13 23:03:16)
标签:
电视受众谁来一起午餐脑库信息需求唯众传媒杂谈 |
分类: 思考中------ |
《谁来一起午餐》受众策略分析
《谁来一起午餐》是由第一财经频道和唯众传播公司联合打造的中国第一档商务智性脱口秀节目。节目每期邀请一位行业领袖级的嘉宾,率领企业高管、心理专家、人力资源专家、职场达人等“脑库”,考察两名竞争者的职业素养、情商指数和做事、为人之道。节目时长60分钟,主旨是发掘职场精英潜力,传承企业家精神。
《谁来一起午餐》的目标受众是广大白领和精英群体,他们作为目前社会上的主流消费人群,具有很快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充满激情和理想的特点。作为一档脱口秀节目,《谁来一起午餐》结合自身特点和定位,以满足受众多种需求的策略,赢得了目标受众。
一、对受众成为主体需求的满足
目前,在传播媒介和节目形态的双重变化下,受众的主体意识开始增强,主体间性得以凸显,已经不再作为单纯的接受者,而是慢慢成为节目的参与者。受众主体间性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一是点对面的传播过程中,受众对传播活动的部分参与,比如观众来电和短信参与;二是在点对点的传播过程中,受众对传播活动的全面介入,这一点在《谁来一起午餐》节目中得以充分体现。
在节目创意中,创作者将受众的需要放在首位,想他们所想,为他们提供一个满足自己需求的平台,这在中国目前的大多数节目中是不多见的。在这里,受众不仅作为创意的提供方,而且作为参与者共同完成节目。
《谁来一起午餐》作为一档商务智性脱口秀节目,颠覆了传统脱口秀节目点对面的传播方式,转而成为点对点,即让受众参与进节目每一个环节的形式,凸显了目前电视节目对受众主体间性的重视,体现了让电视还原到真正以受众为中心的宗旨。
二、对受众获得信息需求的满足
《谁来一起午餐》的节目参与者由两位选手、一位行业领袖、五位职场“脑库”共同组成。不同的身份代表着不同的受众群体,他们在节目中所提供的信息就对应了不同受众群体的信息需求。
一是节目对受众商务性信息需求的满足。《谁来一起午餐》的目标受众是白领和职场精英,特殊身份决定商务信息是他们收看节目的主要原因。
二是节目对受众趣味性信息需求的满足。节目定位锁定目标受众后,仍然希望尽可能多地吸引大众注意。《谁来一起午餐》除了为目标受众提供商务信息之外,其趣味信息也值得推崇。
可以说,节目中对受众信息需求的满足是多方面的:选手可以在行业领袖和“脑库”处得到建设性的意见和问题的解决方案;行业领袖和“脑库”可以在选手处获得行业发展的灵感和投资的方向;电视机前的受众不仅能够获得业界的权威信息和职场发展的指导,还能得到感官上的娱乐和宣泄。
三、对受众社会化需求的满足
受众通过大众媒介获得信息、知识和技能丰富自己的价值观,从而有助于在现实人际关系中得到满足,并成为社会群体中的主流。另一方面,受众通过大众传媒学习和扮演社会角色,及时把握社会的变化,为社会行动提供决策的依据。电视作为大众媒介中的一种,在满足受众的社会化需求上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目前我国市场化程度加深,商务性质的节目更是满足受众社会化需求的有效手段。与传统的商务性质节目有所不同的是,《谁来一起午餐》并不是简单地满足受众成为社会化角色的需求,而是让受众成为节目中的一员,充分体现受众的主导性。
四、对受众调节生活需求的满足
电视节目对调节受众生活有着重要作用。以上班族为例,白天工作压力大,希望有一档节目能够在放松的同时得到实际收获。《谁来一起午餐》最为出色的地方就是整个节目的环节构成和娱乐化表现形式。
60分钟的节目一共分为三个部分:X档案、商务通行证、心智密码。X档案作为第一部分,主要是介绍节目的背景和人物构成。此外,《谁来一起午餐》自如地运用了悬念的手法。
《谁来一起午餐》通过各种娱乐化元素满足受众的生活调节需要。首先是心跳测试仪的运用。与行业领袖共进午餐,也是满足受众娱乐需求的手段。午餐是个人的、私密的行为,导演通过全程拍摄,并挑选一些精华的对话部分在节目中公开,满足了受众的好奇心,从而进一步吸引、锁定了受众。
来源:CCTV.com
(文章有删节,详见当期《电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