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的春节来沪之前,曾经的《男孩女孩》节目组在关老师家美美的包了一顿饺子,好好的团圆了一回。

第二排从左至右依次是刘昕、贺丽丽、关老师、杨波、熊磊、李清海、刘飒飒、朱峰
第一排从左至右依次是金旭、黄浩、我、杨益、罗新星
还有些同事因为不在长沙,未能相聚,难免遗憾。
从1997年创办《男孩女孩》,到2009年3月15日,就将整整12年了。
再次相聚,开心不减,快乐依然。
还记得湖南台决定要撤掉《男孩女孩》的那天,陈山起草了一封《男孩女孩》致台长的公开信,虽然于事无补,却足见大家对节目的一番深情。现在想来,仍叫人唏嘘不已。
现在,大家聚少离多。陈山、曹灿星在深圳,熊磊在北京,杨益、金旭、黄浩和我在上海,其他几位仍在湖南卫视,都已经是台里各个栏目或团队的主力。听说何冀兵已是湖南颇有名气的房地产策划人,拥有自己的公司,真是为他高兴和骄傲。
做了许多节目,发现一个现象,节目的性质往往决定了导演的气质。
《新青年》的导演充满理想主义、志存高远,又往往自视颇高;
《千年论坛》的导演则显得与世无争、宁静淡泊,骨子里却也不乏狼性;
《波士堂》的导演个人英雄主义情结相当严重,倒也确实能够独当一面;
《上班这点事》的导演创意无穷,花样百出、私下里充满小资情调;
《谁来一起午餐》的导演激情四溢、风风火火,其实都是一帮小女子,就连唯一的男导也是出了名的
gentleman;
还有《智赢天下》、《大声说》,就不一而足啦。
虽然时隔数年,《男孩女孩》的人在一起还是童真未泯,他们不喜欢争名夺利,永远保持着孩子般的单纯和可爱。只是男孩子们终于长成了男人,有了家庭孩子。女孩子们却不知为何,多数成了“剩女”。真心祝福她们早日找到自己的幸福。

应该不只十年了,至少有20几年我没有见到过爸爸写毛笔字了。还记得,我四岁的时候爸爸就命我每天必须练够四版大字才可以出去玩。印象中爸爸的字简直就可以当帖子了,尤其是魏碑体,他写得尤其好。2008年的夏天,我送给爸爸一本邬惕予老先生的千字文帖子,又给他买了很多的宣纸和田字本,劝他重操旧业,全当锻炼。当爸爸重新开始练习的时候,他连笔都拿不稳。练习了几个月以后,没想到他又能挥洒自如了。不仅能写一手不错的毛笔字,而且还练了一绝,居然可以将本子横着,写出一版字来!不得不佩服老人家的毅力。
过年在家的,给他的字拍了照片,说要把他发到博客上去。
爸爸问:什么是博客。
我把电脑打开,把自己的博客给他看。
今天,正好是爸爸七十四岁生日,将爸爸的字呈现在此,祝福他老人家生日快乐、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愿爸爸能像他写的字一样永远挺拔遒劲。

本想让爸爸挑几幅自己最喜欢的字,他却挑来挑去都不满意。
自作主张,给他拍了几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