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波士堂有钱人老百姓成功 |
分类: 思考中------ |

怀着想要了解有钱人的老百姓心情,看了周六晚上11点首播的脱口秀节目《波士堂》。看完之后,感想多多。所有的这些感想,是出于电视媒体从业者的身份,也是出于一个普通电视机前观众的心情。
一、浓厚的原创性
目前的国内电视综艺,充斥着对国外成功综艺节目的一味模仿和照搬照抄,从形式到内容,甚至于连舞台背景,都恨不得弄得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但从《波士堂》,我看得出来幕后策划和制作人员的认真和努力。
商业人物访谈和明星脱口秀都是电视屏幕上泛滥的节目类型,但是以商业人物做主题的脱口秀,在国内的电视屏幕上却真的算是空白。请来成功的财经人物,以轻松娱乐的方式让大家走近看似高不可攀的他,这样的策划很有创意,而且也能够极大地吸引普通观众的兴趣和注意力。
二、明确的定位方向
三、活泼的节目风格
看了《波士堂》之后,我感觉它给电视财经节目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通过主持人现场灵活机动的把握,抓住了很多细节性的东西,并且这些细节通常都是有很强的感染力的,把大家一直紧绷的状态,一下子又拉到了一个轻松的氛围之中。就《波士堂》而言,他所融入的娱乐性,并不是取代电视的责任性,他同样有很多指导性的东西在其中。从《波士堂》的宣传语“商道即人道”来理解,我所看到的节目更多的是用被采访人用人道来指引他的商道,只有在做好一个人的前提下,才能做好一个商人。
我看的是采访盛大网络总裁唐骏的这期节目,我觉得通过节目,使我看到一个很真实的唐骏,我想这也是这期节目中想要展现的一方面吧,而且节目中挖掘了一个人多方面的性格,不仅是他在从商道路上一些点点滴滴,更重要的是他的家庭、他的生活、它真实的为人。将商人背后很普通的一面,很大众化的一面展现给大家,使节目增加了很多的亲和力。我觉得三位观察员的设置也很合理,因为从他们代表了许多观众,由于他们的职业不同,因此观察别人的角度也不同,提问的侧重点也就有所不同,这避免了节目中往往由一个编导构想的单纯思路。能提出各种发散型的问题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节目的可看性,但是我觉得发散的东西也需要围绕一个重点,所以我觉得是不是应该可以设置一条主线,让问题不要过多的游离主线,或者是设置一些大的板块,不要游离出这个板块的范围。比如采访唐骏的这期节目,刚开始的时候,提出了一个涉及到商业性的问题,可是唐骏先生问题还没有回答完,却在半路中岔开了,谈到了生活上的问题去了。也许我是一个很关注它商业行为的观众,但是却不能得到完整的答案,不免有些失望。
不过从节目的整体来说,我觉得可看性还是很强的,尤其是唐骏先生打篮球、吹萨克斯一段,我觉得剪辑手法也很不错,融入了时尚的元素,更让人们领略到了这一商业人士的独特的人格魅力。他不仅擅长在商业这一面发挥自己,还能在文艺方面、体育方面都有自己的特长。这不禁让我想到我们曾在学校的时候,老师都教导我们要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但是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我们只重视了“智”的发展,而忽略了其他几方面,唐骏先生在其他几方面的展示,让我们看到一个成功人士不仅仅只谋一道,他有丰富的生活,也许正是这些其它方面的爱好,使他在目前在商业上的各项成就。
对于节目第三环节,我认为是展现被访者个性的一个环节,有些可能使被放者潜意识的流露个人个性的地方。但是在这一环节中,是不是可以做出一些更出彩的东西来。
另外,节目最后赠送给被访者的礼物也非常独特,不是什么赞助商提供的物品,有时候看到节目的最后,主持人给嘉宾送上一份价值多少的某某赞助商提供的礼物,就觉得节目一下子落入了尾声,而《波士堂》为嘉宾送上的特别制作的画像,我觉得别有用心,把嘉宾自身的一项特点融入到画像当中,我想嘉宾一定也更中意这件独一无二的礼物吧,这也让我们看到了在《波士堂》中所要展现的这个人物,又让我们回想起了刚才在球场上英姿飒爽的唐骏,感觉节目仍回味无穷、意犹未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