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堂·吉诃德,不老的神话

(2007-01-25 11:11:55)
分类: 生活中------
堂·吉诃德,不老的神话
堂·吉诃德,不老的神话
杨晖
 
  人在感叹中慢慢变老。心中的激情和纯净一点点褪去。最后,只剩下一个躯壳和一个面具。 
                 
                    无  题
 
   有一种人常常会被嘲笑:只会做事,不会做人哪。
   可是,人是要刻意去做的吗?
   不知道。人在少年时,关在校园里做读书郎,懵懵懂懂,真是少年不知愁滋味。过了无忧的年纪之后,人心里就多了一种滋味叫沧桑。
   人是非常奇特的动物,因为他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爱恨情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一种超然的人生境界。可要做到无欲无求,又谈何容易。于是,人的经历里又多了尔虞我诈,互相倾轧,你死我活。便有人感叹,活着真累。
   人在感叹中慢慢变老。心中的激情和纯净一点点褪去。最后,只剩下一个躯壳和一个面具。也有不甘心的,想要维护心中的美好,他不会曲意逢迎,见风使舵,他只会做事。做人做得朴素,毫无防范,或者说不会做人,就象山里的石块,有棱有角。最终的结局,他只会遍体鳞伤地败下阵来,象赤膊上阵的许褚,象大战风车的堂·吉诃德。也有会做人的,戴着假面具对你微笑,你永远不知道哪一个表情才是真的。他们真讨人喜欢,他们成群结队,边谈着高尚的话题,边将人事玩弄于股掌之中,真是“谈笑间墙橹灰飞烟灭”。第三种人真是难得,会做事又会做人。具备做事的能力,做人的滑巧,就象河床上的石头,圆圆滑滑,左右逢源,真是羡煞人也。这种人特别能忍,只要能达目的,委屈一下也无妨。只可惜这种人并不占多数。三种不同的处世之道,自然会有人悲,有人喜,有人愁。
   做人真是一门学问。书摊上果真有许多诸如“做人的技巧”、“做人3000问”之类,刻意地教如何做人。其实是可以简简单单做人的,关键在于人求什么,要什么。外界所有的躁动与不利,都来自于人的内心。曾国藩的处世哲学是三个字:不动心。这是需要修炼才能到达的境界。我辈来日方长,自当好好体会,好好做人。
   躯体可以衰老,人不能让心变老。三十岁的人怎能是六十岁的心脏。古人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指的是将悲喜置之度外,保持心态平和,以平常心待人、待物。人一生中所遭遇的人、事、物带来的悲喜只有自己能够体会。人往往一定要到老才会明白许多道理,顿悟一些事情。而年轻的时候,心高气盛,难免浮躁,不知深浅。心中欲求太多,反而欲速则不达。经历是最好的老师。如能听从先人教诲,不动心,则道路自然平坦、开阔。
   一言以敝之:做事,你要豪情万丈;做人,你当心如止水。
 
 
   注:草写于2001年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