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路上

(2007-01-25 10:08:59)
分类: 生活中------
 
    2000年夏《新青年》录制《西部正年轻》之西安“人才篇”后登华山
 
   已过了子夜。除了几辆上夜工的的士擦身而过,寒夜中的一环线寂寥而坚硬。蔡琴磁性的嗓音象暖气一样环绕着我。独自驾车在午夜寂寥的路上,思绪随歌声变得飘忽起来。  

                         在 路  上

 
   长沙。
   已过了子夜。
   除了几辆上夜工的的士擦身而过,寒夜中的一环线寂寥而坚硬。蔡琴磁性的嗓音象暖气一样环绕着我。独自驾车在午夜寂寥的路上,思绪随歌声变得飘忽起来。
   下午,面对着象小山一样急待发出的贺卡,才猛然发现日子不觉间已滑到了岁末。年底往往是人们写总结的时候。今年中国人的各种总结里一定少不了这些字眼:申奥成功,足球出线,中国入世等等,真可谓龙腾盛事,喜事连连。2001年,让人振奋。中国就象一个奔跑者,一路疾行,一路捷报。相比之下,个人的经历真是有些微不足道。
   夜深,车少。
   我一路狂奔。
   很喜欢这种在路上的感觉,因为它行进的姿态,因为它奔跑的速度。
   个人的经历其实是一个奔跑的过程。栏目的经历同样如此。还记得上个世纪98年底的一个寒夜,突然萌生了一个念头:做一档有思考力的节目。于是,我们开始奔跑。从孕育到成形,从样片到播出,经过十个月的孵化,《新青年》终于诞生了。从《新甲方乙方》到《新青年访谈录》,从“五·四”新锐到“点击”系列,从“西部正年轻”到“新青年千年论坛”,从“生于七十年代”到“我青春·我创造”,从“金色喜玛拉雅”到“预演2002”,《新青年》不断在成长,奔跑成为他的特质。与节目相伴相随,我们也在奔跑中成熟起来。栏目的同仁笑称在《新青年》是被迫式成长,奔跑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我想起了美国电影《阿甘正传》中的主人公阿甘。影片中阿甘不停地奔跑,从南部到北部,从清晨到黄昏。一路上,他的头发变长了,他的衣衫褴褛了,但他的奔跑姿势始终未变,他的响应者越来越多,直至充满整个画面,整个城市在奔跑,甚至整个世界都在奔跑。这最后一个画面,教人激动不已。此时的奔跑,已经成为一种象征。
   人在许多时候往往有想停下来歇歇的想法,比如说在岁末。阿甘是理想中的奔跑者。他之所以不知疲倦地奔跑,是因为他无所欲求,他是个傻子,奔跑是他唯一的目的,奔跑是他最大的快乐。日子有点像一条路,曲折而悠长。岁末不仅仅意味着“这一个”结束,还代表着即将到来的“下一个”开始。驿站的概念是稍事歇息,以便继续前行。其实,奔跑是一种气质。
   下了环线,芙蓉路上的街灯在夜色中分外温柔妩媚。匆匆一掠而过,让人有些留连。想到不远处家里的那盏灯,脚下不禁加大了油门。车内,蔡琴的歌声还在飘浮。
   永远在路上,我喜欢。
 
 
   写于2001年末。
   公司里员工的年终总结才交上来。昨天刚录了《上班这点事》之《我的年终总结》。这篇小文亦权当做自己的心情总结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