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凯利清洗
凯利清洗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519
  • 关注人气:31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含量硅酸盐及铜垢的清洗方法

(2007-07-31 10:01:57)
标签:

物理清洗

清洗设备

管道清洗

高压清洗机

清洗机

化学清洗

工业清洗

清洗

分类: 清洗技术数据库
摘  要:针对火电厂锅炉系统中存在硅酸盐和铜含量极高的垢质,设计了特殊的清洗工艺及采用复合酸进行了清洗,清洗后的水冷壁管及汽包内壁形成黑灰色的磷酸盐保护膜,无镀铜、二次浮锈、晶粒析出现象,并形成致密性保护膜。效果良好,为今后化学清洗提供了经验。
关健词:硅酸盐垢;铜垢;复合酸;清洗;工艺
目前,吉林省内部分电厂存在热力系统含铜偏高现象,导致锅炉水冷壁垢中含铜较高。对于运行年限和结垢量均已达到化学清洗标准的锅炉来说,仅仅采用传统的盐酸清洗工艺无法达到良好的清洗效果。一汽集团动能公司电站9号锅炉水冷壁向火侧垢成分分析显示:该垢不仅含铜较高,而且硅酸盐含量也很高,因此对该炉采用了特殊的化学清洗工艺。
一汽集团动能公司电站9号锅炉是北京锅炉厂生产的,型号为BG-130/39-M5,于1989年投入运行,2000年春季出现大面积爆管现象,爆口显现出长期过热特征。2000年8月检查水冷壁向火侧垢量为932. 6-6 380.5 g/m2,垢最厚处达12 mm.
根据原电力部颁《火力发电厂锅炉化学清洗导则》的规定,该炉的运行年限和结垢量均已达到化学清洗标准,为了除掉锅炉运行过程中生成的水垢、金属腐蚀产物等沉积物,提高锅炉运行的安全系数,防止爆管和垢下腐蚀,经有关部门研究,决定在2000年8月28日至9月3日对其进行化学清洗。本次化学清洗工艺为高浓度氢氧化钠碱煮、氧化剂除铜、复合酸酸洗除垢、磷酸三钠钝化处理,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1 清洗剂的选择及清洗工艺的确定
l. 1 清洗范围
根据现场实际状况,本次化学清洗的范围包括汽包、省煤器、水冷壁及有关联箱。
1.2 清洗剂的选择及清洗工艺的确定
1.2.1 垢成分分析
化学清洗之前首先进行割管检查,进行垢量、垢成分的分析。由外观检查可知该垢垢质坚硬,附着牢固,呈灰黑色,由断口可见一层层沉积的痕迹。垢中灼烧减量的质量分数为1.6% 。水冷壁垢中Fe203,CaO, CuO, S102主要成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9.9%、19.5 %、26.200、25.3 %。
据分析,确认该炉垢样为高硅酸盐质和高铜质垢。硅酸盐垢难以溶解,一般的化学清洗剂难以除掉;同时该垢中含铜量很高,且大多呈单质状态,在热的浓盐酸中也不能溶解。
1.2.2 清洗剂的选择及清洗工艺的确定
氢氟酸对去除硅酸盐垢具有特殊效能,即使在低温、低浓度条件下,仍具有较好的溶解能力。盐酸是常用的清洗剂,它能和多种水垢和腐蚀产物形成可溶性盐,对各种垢类均具有较高的溶解速率和溶解能力。针对该垢的特殊性,在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后,决定采用复合酸清洗剂。具体实验方案及效果见表1。
通过大量小型实验,最终确定清洗工序为:碱煮→水冲洗→氧化络合除铜→碱冲洗→酸洗→漂洗→氨冲洗→钝化。酸洗采用控制汽包液位法,其它工序采用满汽包法;氧化除铜采用氧化剂I,酸洗时采用复合酸、QZ-1缓蚀剂作为清洗介质。
表1 实验室小型实验方案及效果
清洗工序
除铜介质
清洗介质
清洗方式
t/h
效果
酸洗→漂洗→氨冲洗→钝化
 
10%的盐酸
10%的盐酸+2%氟化钠
10%的盐酸+2%氢
氟酸
 
酸洗
酸洗
酸洗
10
10
10
垢不溶
垢微量溶解
垢部分溶解
氧化除铜→碱冲洗→酸洗→
漂洗→氨冲洗钝化
 
氧化剂Ⅰ
 
氧化剂Ⅱ
 
10%的盐酸+2%氢氟酸
10%的盐酸+2%氢氟酸
 
氧化
酸洗
氧化
酸洗
 
4
10
4
10
 
垢部分溶解,无镀铜现象
垢基本溶解,无镀铜现象
碱煮*→水冲洗→氧化除铜
→碱冲洗→酸洗→漂洗→
氨冲洗→钝化
 
 
氧化剂Ⅲ
 
10%的盐酸+2%氢氟酸
 
碱煮
氧化
酸洗
 
8
4
10
 
 
垢溶解,无镀铜现象
注:t为清洗时间,*表示用5%的NaOH碱煮。
2 清洗回路及清洗过程
根据化学清洗范围及设备材质状况,采用循环、浸泡清洗方式进行,具体回路如下。
第一回路 :酸箱→循环清洗泵→前侧墙水冷壁→汽包→后侧墙水冷壁→酸箱(流量210 t/h)。第二回路:酸箱→循环清洗泵→省煤器+右侧墙水冷壁→汽包→左侧墙水冷壁→酸箱(流量260t/h)。
整个化学清洗过程总耗时59.5 h ,其中碱洗前系统打压及系统水冲洗耗时6.0 h,炉本体系统建立大循环至投人系统加热耗时1.5 h,系统加热合格至碱煮完毕耗时10.0 h,碱洗后水冲洗耗时5.0 h ,除铜耗时6.0 h ,碱冲洗耗时5.0h,从添加缓蚀剂开始到酸洗结束,酸洗共耗时16. 0 h,漂洗耗时3. 0 h,氨水冲洗耗时2. 0 h,钝化耗时5.0h 。
酸洗过程中铁离子质量浓度p(Fe2+, Fe3+) 、混合酸质量浓度,p(HCI+HF)与t的关系见图1、图2.由图1可见,清洗过程中,清洗液中最高总铁离子质量浓度为14 660 mg/L,酸洗结束时总铁离子质量浓度为13960 mg/L。冲洗过程中酸洗液的pH值、总铁离子质量浓度p(Fe2+ + Fe3+)与t的关系见图3、图4。酸洗温度e按图5控制。
3 酸洗效果检查及结论
3.1 检查结果
a. 将西、南、北侧水冷壁各割管1根,东侧水冷壁割管2根,发现垢已全部清除,无附着物,无点蚀,无镀铜,无二次浮锈。
b. 试片表面光滑、无粗晶析出现象。试片腐蚀速率为2.13g/(m2.h),小于部颁标准10g/(m2·h)的要求。
c.锅炉启动后正式设备阀门无一损坏。锅炉水质很快合格。
3.2 结论
实践证明,本次化学清洗中清洗剂选择合理、参数确定适当、系统工艺设计完善,对高硅酸盐垢和铜垢的清洗获得成功,为同类型垢的化学清洗提供了经验。
图1 酸洗过程中p(Fe2+,Fe3+)与t的关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