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秋小朋友很喜欢看动画片,特别是像《天线宝宝》那样可爱的玩偶剧,自从本月央视少儿频道开播《花园宝宝》以来,她就整天喊着要换台找出“玛卡.巴卡”来看。现在每晚看完央视一套的新闻联播和气象预报后,我们就必须锁定少儿频道,陪着她从智慧树一直看到玛卡.巴卡也睡觉了还意犹未尽、恋恋不舍。
奶奶问我,这部动画片也没啥吸引人的故事情节,几个玩具娃娃天天重复着差不多的生活,大人看了觉得没意思,可是秋秋为什么这么迷恋啊?每次看的时候都开心的大喊大叫,不停的跟着里面的小朋友学说话、蹦蹦跳跳的。
是啊,据说现在这部动画片在所有已经播放过的国家都是受到宝宝们的热捧,俺上网搜索了一下相关说明,BBC环球公司儿童节目和授权常务董事尼尔·罗素用非常简洁清晰的语言告诉家长父母,为何世界各地不同文化背景下成长的孩子都喜欢《花园宝宝》。BBC环球公司《花园宝宝》的节目创意制作无疑带给国内从事儿童媒体工作人士一种启示,同样也给家长父母是一种启迪。
1、孩童喜欢的东西是一样的
尼尔·罗素说依古·比古是一个很好的玩具,不只是英国人喜欢其他国家很多人都喜欢依古·比古主角的形象,不同的国家对于我们的形象都很喜欢,是共同的一个文化,不单只是英国,我们儿童的产品都是这样。全世界有不同的文化,但是对于孩童来说他们喜欢的东西都是一样的,他们喜欢那些很新奇的故事、很新奇的角色,对于孩子来讲基本上他们喜欢的都是都是一样的,我们的经验告诉我们是这样的。
2、要了解孩子想要的是什么
尼尔·罗素说我们做《花园宝宝》的时候你们说奇妙的地方为什么大人看不懂小孩子很喜欢,是因为最重要是了解孩子想要的是什么,这个是BBC很强的地方。从《天线宝宝》到《花园宝宝》都是很了解小孩子的状况,他们想要的是什么,所以很重要一个原因为什么它明白孩子要什么,所以拍一些片子给孩子。大人觉得为什么总是重复好像很奇怪,但是对于孩子来讲其实他们很喜欢看重复的东西,他们看的时候很开心。最后一点如果看《花园宝宝》他会觉得很好笑,但是大人是不会明白的,因为BBC了解孩子知道发笑的地方是什么,他们就会拍一些片子给孩子看,你所说的很奇妙的地方就是在这里。最重要是他们要同时喜欢看这个片子,就是陪他们一起看,可能有些地方家长不明白,没关系你陪孩子去看这个节目,最重要是每天看完以后,因为《花园宝宝》里面完全是玩具的主角,他们每一个主角都是玩具,平时的时候可以用这些玩具跟孩子玩、交流、给他们讲故事、玩游戏,通过这些可以做一些互动的游戏,家长的角色就是这样。
有家长说了,她一直认为《天线宝宝》和《花园宝宝》都应该是电视的图画书,孩子在看图画书的感受,包括我会给我的孩子选图画书我会选真正是画家画的东西,我不会选电脑作的,印得色彩绚烂,我会选择人家画的东西。现在孩子的电视节目里面真正质感好的很少,我觉得《天线宝宝》和《花园宝宝》都很像电视版的孩子们的图画书,我更愿意做这样的定义。所以我想如果我的孩子看这个我是不会反对的,我觉得对他的智力开发、对他的人格品质还有对他今后的社会关系我觉得都是非常好的。《花园宝宝》在设计的时候就设计成了睡前的电视故事书,我觉得特别适合孩子在睡觉前看。在设计《花园宝宝》的时候我们到底给它定位是适合两岁半的孩子,是有什么范围比如说性格培养、人格培养、知识培养,还是说就定义为两岁半孩子睡前的电视节目?
尼尔·罗素回答说当时生产《天线宝宝》的时候主要是语言方面,比如朋友之间的关系。十年以后做《花园宝宝》的时候我们就觉得父母要什么东西和孩子要什么东西,他们知道孩子不愿意睡觉,因为这样孩子会晚睡,让他准时睡觉很困难,可能我们拍《花园宝宝》的时候,等于小朋友看完片子以后就和主角一样在花园里一起睡觉,这个就是当时拍《花园宝宝》时感觉到让孩子睡觉是最困难的,不如拍一个片子出来。
3、与宝宝一起玩永不厌烦
尼尔·罗素说《花园宝宝》很像我们父母在孩子临睡之前陪他看故事书,它真的拍得很美,是用高清的技术拍摄,我们是等到天气很好的时候才拍,所以看到拍得很美,就跟孩子看到的图书一样,跟其他看到的电视片子完全不同,感觉图案是假的,但是我们是活生生的发生一些故事,跟其他的片子主要不同的地方就是它用实地实物来拍的。
全世界的孩子们很多都是爱上重复的感觉,他们在重复的过程中学习。在英国很多家长打电话来告诉我们说他们的孩子一定要咿咕哔咕和麻卡巴卡,只有玩具在手他们才愿意睡觉,表明他们很喜欢这个电视节目,因为他们看完很喜欢才要这些玩具。这次和中国合作希望我们的产品出来以后中国的家长能够买一些产品给孩子,他们看完之后很喜欢麻卡巴卡和咿咕哔咕,可以给他们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