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上断想
					
											标签:
																				
                            陈忠实文学馆白鹿原 | 
					分类: 随性随笔 | 
1、 
原还是那个原。多少年了,谁说得清?原就那么悠然地静卧在山水之侧,听水声涓涓,看云天变幻。后因一部《白鹿原》,原被人知晓,被人传颂,被人叫响。于是,原上有了高楼,有了商铺,有了小贩,也有了喧哗。我不知道,原做何想?
2、 
在一片喧嚣中,你是安静所在。你把喧嚣关在门外,只守着鸟声,花朵,安静,还有门前那片小树林。若在大唐,那个“长安居不易”的诗人寻得这样一片清闲,会不会也会吟诵一句“种豆白鹿上,悠然见南山”?
3、 
站在馆前,就像跪拜的信徒匍匐在布达拉宫的地板上。在《白鹿原》的“大”面前,我等是那样的“小”。书稿,旧杂志,老照片,连同故去的岁月,依然清晰如昨。在一位读者用黄小米米粒为陈忠实制作的肖像前,眼眶不觉湿润。那一刻,唯有几个字跳跃在我的脑海“文学依然神圣!”对我随行的文友说,人生有次成就,又复何求?
4、 
一张窄小的红色铁门躲在一小片竹子的影子里。这就是陈忠实写出《白鹿原》的地方吗?门上了锁,锁住一院子的清幽和岁月,隔墙观望,三间平房,和普通的农家院落不差分毫。谁会想到,这个院子会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坐标点,被人铭记。屋后就是土原,屋紧贴原,原也葱翠,遍地草树。屋之前,向北望,一片开阔,不远处是灞河,河之北是骊山。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