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照片里的回忆

(2009-02-19 11:12:12)
标签:

岁月标签

杂谈

分类: 散文习作

  照片里的回忆

  照片是21年前拍的。彩色的。4寸。上面有我、周春晖、赵秋林和张亚庆。背景是故乡薛录乡政府门口。我和周春晖站两边,赵秋林和张亚庆立中间。赵和张挽着胳膊,挨得很亲,两旁的我和周春晖却离她们半尺远。多年以后,再看这张照片,时常发笑。笑那半尺的距离,笑那照片两边乡政府门口上帖着的字:坦白从宽,抗拒从严。赵秋林商业学院毕业后听说去了广东,这么多年来一直没有她的消息。张亚庆旅游学校毕业后先在咸阳市经委,95年见过一面,此后就再没有见过。前两年随军去了北京。只有周春晖还时常见到。

  周春晖当年作文写得相当灵气,字写得好,歌唱得也很不错,还会吹口琴,算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家伙。他还有一个特长,就是爱往女生堆里蹭。那时侯,男生们都不敢和女生说话,记得一次坐我后面一位叫王晚晴女生用指头轻轻地戳我后背,我转过身,她指着数学资料上的一道题问我:“这题咋做呢?”我脸腾地就红了,额头的汗哗地就冒出来。她看出我的窘态,笑着说:“不急不急,你什么时候想好了告诉我就行。”过了几天,我在学校门口和她擦肩而过,她居然“噗嗤”地小声笑了。高二的时候班主任不知听了谁的建议,忽然心血来潮,安排一男一女同坐一桌,弄得我十分别扭,过了一个星期,我就去找班主任说男生和女生一个桌太别扭,班主任听从了我的建议又变回去,男生跟男生,女生跟女生。现在想来,如果当初和我同桌的是一个心仪的女生,我还会找老师吗?在对待女生的问题上周春晖却表现得很泛爱,他有话没话地往女生跟前蹭,和班里好几个女生关系都很惹眼,不知是被他的歌声吸引还是什么原由,女生们似乎也都喜欢他。男生们背地里都叫他“贾宝玉”,心里泛起一股醋劲。他几乎是歌不离口,整天口里没个闲着,不是“三月里的小雨淅淅漓漓,淅淅漓漓下个不停……”就是“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他对女性尤其是美女的钟爱,即使到现在都未曾熄灭,乌鸡的乌是乌在骨子里的。他在徐州上大学那会,在老师讲课时,居然抓住人家女同桌细嫩的酥手,女同桌瞪他,他却嬉皮笑脸地说,找点感觉。一句话,说得女同桌笑颜如花。多少年了,他现在已经不太写东西了,真是可惜了他那份文学才情。

  张亚庆是个单纯的女生,很健康的样子。那时候我是学校英语兴趣小组的组长,兴趣组里是五男五女,我们常利用周末时间活动,她是其中之一,她订有《中学生英语》,时常拿给我看,有次看见她郁郁寡欢的样子,后得知有男生写信追求她,那个男生是个浪荡的货,后来我和黄勇背地找了几个社会上练拳脚的将那个骚扰她的男生修理了一下。那个男生后来还找我企图报复,但他没有得逞,再次被我们找人给修理了,后来逃离学校,从此遥无音信。这段往事直到现在张本人也许并不知道。现在想想,当初我们的举动还真有点英雄在救美的味道。她曾送过我一张年贺卡,卡片上,蓝色的海面上喷薄起一轮红日,她写到:“你就像那喷薄的红日,充满着无穷的魅力和希望……”太久远了,只记得有这么一句。

  四个人当中,赵秋林来自西安市,说一口好听的普通话。记得她当时和张亚庆一个桌子坐,她的英语又一般,就让我给她补习英语,我每天都把一些容易出错的问题写一张纸晚上上完自习课给她。她给我的永远是浅浅的微笑,还有一句句客气的感谢话。有一次我在教室外读书,天快黑了还把眼睛挨在书本上硬瞅,她微风一样漫过来,笑问:“看得见吗?”她的作文写得不错,记得有一篇题目叫“色彩的色彩”语文老师还在班上当作范文读给大家。后来她送过我一张贺年片,卡片上是一个戴着红帽子穿了红衣服的小男孩,男孩子的身旁是一个株蓝,篮子里装满红红的苹果,她写到:“挑一个最大最甜的给你,愿你通过自己的勤奋和努力换取的是最甜美的生活!”这张贺卡到现在还收藏在我的柜子里,当然这样的贺卡我收藏了大约30多个。偶尔翻出来,弥漫着月岁的气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一个短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