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散文习作 |

近日,自己的一个短篇小说被某文学刊物留用,欣喜之余,更多的是感激,感慨,感谢。无疑,这是我从06年开始尝试写小说以来最重要的一次收获。此前,虽在省内的一个文学季刊上发表过一个短篇,在《西安晚报》《华商报》《咸阳日报》《女友》杂志社《读写指南》《西安干教通讯》等报刊也发过那么十多篇散文,只几篇比较长,大都属豆腐块之类的短文,除一篇散文溅起那么几朵浪花外,别的大都悄无声息,像春天的细雨,安静,轻柔。我没想到自己的文字能发表,尽管我十分渴望发表。
2000年底,我转业到西安工作,先干业务,领导发现写文章还不错,2003年8月调到机关做宣传工作。
2004年,是值得庆贺的一年。这年6月25,我的一个短文在《华商报》发表,8月23,《咸阳日报》又发表了我的一篇散文。12月,《女友》杂志社再次发了一篇散文。至此,我仿佛一下子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当然,对于写文章也增加了一些底气和信心。2006年2月28日《西安晚报》发表了我的一篇短文。后来我又报了河北当代文学院的函授,多次收到文学院老师热情洋溢的回信和肯定。有几篇文章被老师推荐到《读写指南》发表。在西安市委党校学习期间,我认识了中文系的教授王琪玖老师,他曾担任过《女友》杂志社编辑二室主任,他的散文写得相当老练,作家出版社出版过其散文集----《沐惠村纪事》,他曾多次给予我热心的指导和鼓励。
2006年春节时,突然动了写小说的念头,于是洋洋洒洒写了两万多字的小说。过年回老家,见到一位曾经也爱好文学的同学,偶尔提及文学,才知道他已加入了省作协,而且出版了一本短篇小说集---《西部的周末》,看完,很惊异于他如今的文采。他建议我写小说。并对我当时写了一大半的小说《村长王二牛牛的罗曼史》产生兴趣。这个小说,我先后删改了八次,后来,被中国作协的一个老作家推荐给《四川文学》,可是至今没有音信,大概早被枪毙了。
后来,在别人的建议下,我来到榕树下文学网站,在这里发表了十多万字的文字,更重要的是,在这里,我结识了许多文友,其中包括一些作家朋友,尤其难忘的是刘福新和古渡两位,当然还有许多的文友,他们对我的习作给予诚挚的指导,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
再后来,我建立了自己的博客,链接了许多文友,其中有许多作家朋友。我常常被他们美妙的文字点燃起写作的欲望。也是在这里,我结识了大作家衣向东先生,并不知深浅地把自己的一个短篇用电子邮件发给他,令我感到意外和惊喜地是,他不但回了信,而且给予了肯定。
在写作上,属于自己的路才刚刚起步。要说感谢,感谢的人太多了。我知道,只有不断地写下去,才能对得住那么多关注而殷切的目光。
我将不断写下去,直到无尽的尽头。我想,对于朋友和文友,这应该是最好的回报。
高涛6月4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