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写下去,直到无尽的尽头

(2007-06-04 21:13:39)
分类: 散文习作
写下去,直到无尽的尽头 

近日,自己的一个短篇小说被某文学刊物留用,欣喜之余,更多的是感激,感慨,感谢。无疑,这是我从06年开始尝试写小说以来最重要的一次收获。此前,虽在省内的一个文学季刊上发表过一个短篇,在《西安晚报》《华商报》《咸阳日报》《女友》杂志社《读写指南》《西安干教通讯》等报刊也发过那么十多篇散文,只几篇比较长,大都属豆腐块之类的短文,除一篇散文溅起那么几朵浪花外,别的大都悄无声息,像春天的细雨,安静,轻柔。我没想到自己的文字能发表,尽管我十分渴望发表。

  上高中的时候,也曾不知天高地厚地把自己胡乱涂抹的习作天女散花般地到处投寄,可是除在宝鸡师院中文系的实习生在我们学校主办的手抄报---《红草莓》上最显赫的位置发表过一篇散文外,并没有在公开的刊物上发表过。我却结识了新华社记者,宝鸡师院中文系老师程秀峰先生,当时他带着中文系的大四学生来我们学校实习,他当时看了我写的两篇散文,说不错,就把我引见和他的得意门生高林瑜认识,高看了我八九篇散文,对我很是欣赏,实习期满,离开学校的时候,还专门给我写下留言,大都是溢美之词,他鼓励我勤奋写作,还说,他相信我以后一定能写出更有分量的作品。我至今还保留着他给我的留言。他的字很漂亮,完全可以当书法欣赏。现在已没有他的消息了,尽管很想联系到他。几年前在《青年博览》上看到他写的散文《看树》,他写的完全是自己的生活和感受。才知道他文字的空灵美丽。我把这篇文章从杂志上剪下来收藏,其实,我是在收藏一份久违的温馨温暖和情谊。

  中学时,作家李武迅在西安市长安县引镇办了一份《学生作文报》,我因为投过稿,被聘为特邀作者,还发了一个绿皮金字的特邀作者证。本来说,特邀作者的文章每年至少要发表两篇以上的,可是不知啥原因,刊物后来却停办了。  

   当兵期间,我认识了三原空军导弹学院宣传处的一位处长,他对我的文字给予了热情地肯定,希望我继续写下去。说多发文章,争取报送上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可是,我那时在部队搞财务,几乎放弃了写字,当然,也偶尔写一点,只是相当的少。在北京军区的时候,认识一个宣传干事,他经常在《战友报》上写文章,他要我把一篇文章寄给《战友报》,可是后来还是没有发表,我到底是不是写文章的材料?我曾不止一次反复问自己,结果连我自己也很困惑。他们都说不错,可是为啥发表不了?难道所有编辑都缺乏眼光吗?还是自己的作品不够发表的资格?在一次次投稿失败后,我常常变得非常异常不自信。后来,还把一篇散文寄给当时咸阳市作协的主席沙石先生,他回了信说不错,他还鼓励我要坚持多读,多写,多练笔。

  2000年底,我转业到西安工作,先干业务,领导发现写文章还不错,2003年8月调到机关做宣传工作。

  2004年,是值得庆贺的一年。这年6月25,我的一个短文在《华商报》发表,8月23,《咸阳日报》又发表了我的一篇散文。12月,《女友》杂志社再次发了一篇散文。至此,我仿佛一下子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当然,对于写文章也增加了一些底气和信心。2006年2月28日《西安晚报》发表了我的一篇短文。后来我又报了河北当代文学院的函授,多次收到文学院老师热情洋溢的回信和肯定。有几篇文章被老师推荐到《读写指南》发表。在西安市委党校学习期间,我认识了中文系的教授王琪玖老师,他曾担任过《女友》杂志社编辑二室主任,他的散文写得相当老练,作家出版社出版过其散文集----《沐惠村纪事》,他曾多次给予我热心的指导和鼓励。

  2006年春节时,突然动了写小说的念头,于是洋洋洒洒写了两万多字的小说。过年回老家,见到一位曾经也爱好文学的同学,偶尔提及文学,才知道他已加入了省作协,而且出版了一本短篇小说集---《西部的周末》,看完,很惊异于他如今的文采。他建议我写小说。并对我当时写了一大半的小说《村长王二牛牛的罗曼史》产生兴趣。这个小说,我先后删改了八次,后来,被中国作协的一个老作家推荐给《四川文学》,可是至今没有音信,大概早被枪毙了。

  后来,在别人的建议下,我来到榕树下文学网站,在这里发表了十多万字的文字,更重要的是,在这里,我结识了许多文友,其中包括一些作家朋友,尤其难忘的是刘福新和古渡两位,当然还有许多的文友,他们对我的习作给予诚挚的指导,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

  再后来,我建立了自己的博客,链接了许多文友,其中有许多作家朋友。我常常被他们美妙的文字点燃起写作的欲望。也是在这里,我结识了大作家衣向东先生,并不知深浅地把自己的一个短篇用电子邮件发给他,令我感到意外和惊喜地是,他不但回了信,而且给予了肯定。

  在写作上,属于自己的路才刚刚起步。要说感谢,感谢的人太多了。我知道,只有不断地写下去,才能对得住那么多关注而殷切的目光。

  我将不断写下去,直到无尽的尽头。我想,对于朋友和文友,这应该是最好的回报。

  高涛6月4西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