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小调
一
哪个金贵
山里娃二宝大学毕业后留校当了老师,一年后又娶了一个在银行上班,面容姣好的城里女子。转眼间,二宝的儿子狗蛋都4岁了。一个山里的放牛娃能有今天,二宝觉得已烧了高香。唯一让他感到愧疚的是,老爷子都快七十岁的人了,至今还没有走出过大山一步。他打算把老人家从山里接到城里来让老爷子好好看看外面的世事,了却自己长久以来的心愿,也尽自己一份孝心。
老人家在城里住了半个月就闹着要回山里。老人嫌城里没人跟他闲扯蛋,也听不到鸡叫狗叫声。其实,真正的原因不在这里。几天前,老人家随口把一口痰吐在儿媳擦得干干净净的木地板上,几十年的习惯了,老人并未感觉到有什么不妥。可一旁的儿媳拉长脸嘟囔说:“你老人家咋不长记性?动不动就把痰吐在地板上。”老人家的火气一下被抖落起来,可是,他还是忍着将已到喉咙的火气压了下去。他怕儿子和媳妇淘气,再说,自己在城里能住几天呢?紧接着,一个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看电视,老人家又顺手把一枚烟头扔在木地板上,媳妇刚要张口,二宝却先张口了。他说:“爸,烟头要扔在烟灰缸,要不,着火了多危险。”老人家蹭地从沙发弹起,他枯瘦的身子有些颤抖,哆嗦的嘴角挤出话来:“混帐东西,我和你妈从小一把屎一把尿地把你拉扯大,嫌过脏吗?你媳妇数落我,你也教训起老子来了,你狗娃动不动就把屎尿拉在地板上,两口子连个屁都不放,难道你爸的老嘴还没有你娃的嫩尻子金贵?”
二
一 字 之 差
老付在一家国企当副厂长都8年了,至今仍没有扶正。老付盼星星盼月亮,只盼有朝一日能把厂长前面的那个“副”字取掉。一年以后,老厂长终于到站,光荣退休。老付便水到渠成地当上了厂长。以前,同事们见了面都热情地喊他付厂长,他虽心中有所不悦,可脸上依然挂着空洞的笑。可是,自从他当上了厂长以后,再有同事喊他付厂长时,他就有点爱达理不达理的。对于他的变化同事们都有点莫名其妙,有人就说:老付如今端起了官架子。
一日,某客商找老付谈业务,秘书小王指着坐在一旁的老付说:“这是我们付厂长,你找他谈吧。”谁知那客商扭屁股就走,一边还说:“我找的是你们正厂长,而不是副厂长。”秘书小王正欲解释,老付生气地说:“别理他,让他找去吧。”
那位客商后来什么也没办成,沮丧地走了。老付得意地对小王说:“哼,看把他牛的!”。
此后,秘书小王无论在什么场合,凡提到付厂长处皆略去厂长前面的“付”字。
三
如此下账
又到了年关,连长吩咐司务长按惯例给上级首长每人准备了一份过年的礼物。乌鸡、烤鸭、甲鱼、鹌鹑蛋样样都有,猪心、羊宝、牛鞭一样不少。司务长将买来的东西搭配好,分成堆,为了以示区别,在每堆东西上贴一窄纸条,上书:杨团长的,牛参谋长的,朱副团长的,苟营长的。下账时,司务长犯难了:这笔几千元的开销,下在伙食费里吧,伙食费就出现亏损,吃不准的司务长于是请教连长,连长问:“连队养猪的生产费还有多少?”“六千多。”司务长回答。“那下成饲料费不就完了。”
四
戏迷
周末,几个秦腔戏迷相约来到环城公园练戏。他们在树荫下的石凳上坐定后就各司其职,拉二胡的拉二胡,敲梆子的敲梆子,唱段子的唱段子。这个晃着头,那个眯着眼,如入无人之境。其情其景,如痴如醉,甚是受活。唱至黄昏,竟无人喊累。转眼不觉已是皓空当月,有人言饿,几个戏迷一起走进附近一餐馆用餐,饭饱茶余,戏瘾又发作,于是干脆关了包间房门,又吼上了。每唱至精彩处,几个人皆击掌叫好。正唱至酣处,只听“咣当”一声,有一大汉破门而入,众人皆惊。再看这位大汉,面红耳赤,似有三分醉意。只闻那大汉大声说:“我实在受不了那!”,众戏迷知道吼声打扰了面前这位大汉,正欲道歉,只听大汉接着又说:“让我也喉几腔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