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文坛盛大聚会
歌咏咸阳中秋赏月诗在咸阳秦汉文学馆召开
(特约记者
张根劳)25日晚,中秋节前夕,为了展示咸阳地域文化和咸阳诗人的风采,宣传咸阳、弘好传统文化,咸阳文坛老臣、青年新秀、作家、诗人在咸阳秦汉文学馆会聚一堂,举办“歌咏咸阳—中秋赏月诗会”。诗会分序幕城门秦月,五陵汉关、渭水乡愁、咸阳圆月和千古情思四个乐章,活动由咸阳市诗歌学会、渭城区文体局、秦都区文体局、北杜街道办事处主办,咸阳秦汉文学馆承办,市县区文学界百余人参加了诗会。
中国自古就有中秋赏月的习俗, 《礼记》(儒家五经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汉族礼仪著作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十三经之一。)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早在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苹果、李子等时令水果,到了宋朝后,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借月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诗会由作家王静主持,市委宣传部、市团委、市文广新局、市教育局等有关领导参加诗会,渭城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长王亚娥致词。张蕾的独舞《红杏》,郭仪凡朗诵了秦力的诗作《读王海的城市门有感》,拉开了序幕(城门秦月)。金津朗诵了曾卓的诗作《老水手的歌》,晓瑜荣儿朗诵了董信义的诗作《我的咸阳我的关中》,胡国强的一首吉祥唱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希望,蝶梦朗诵了自己的诗作《咸阳,我可爱的家乡》,郭仪凡、黄丽婷、李怡朗诵了古诗组合《咸阳之美》,结束了第一乐章(五陵汉关)。
小朋友李梓雯朗诵了王心琳的诗作《眺望》,党小梅朗诵了吴晓琴的诗作《故乡的思念》,晏娟朗诵了杨焕亭的诗作《中秋,故乡在月亮里》,王晓林、魏萍朗诵了王晓林的诗作《写给故乡》,郑炳全的独唱《川陕情歌》结束了第二乐章(渭水乡愁)。
王琨朗诵了刘炜的诗作《月光下到村庄》,王静朗诵了艾村的诗作《咸阳文学的春色》,杨娟的独唱《轻轻地告诉你》受到欢迎,黄丽婷朗诵了魏海伦的诗作《中秋》,李怡朗诵了张永伟的诗作《佳节美食叹年华》,结束了第三乐章(咸阳圆月)。
暮千雪朗诵了自己的诗作《爱情的下落》,陈芳朗诵了刘鹏的诗作《爱情不老》结束了尾声(千古情思)。整个诗会10张桌子上都点燃了蜡烛,摆上月饼、苹果、酥梨、葡萄、大枣、瓜子。周围的老乡也闻讯赶来欣赏。中秋诗会活动,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通过诗人朗诵诗歌的形式,探讨体会中国诗歌乃至中国文化的魅力。
中秋赏月诗会有感
乙未中秋赏月圆,
原始蜡烛齐点燃。
朗诵诗歌咏咸阳,
千年情怀更无前。
黄帝统一众部落,
后稷稼穑世界先。
公刘开荒兴水利,
季历筑城为史典。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