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礼泉的味道

(2015-06-17 10:02:10)
标签:

文化

礼泉的味道

                      ——读王静散文集《故乡集美》

                            王海

     在我的文学视野里没有王静的影子,那天上午她给我送来书,说是和我第二次见面了,准确地说,是在山岚《乡愁咸阳》的首发会上,我却没有一点点印象。但我在她的《故乡集美》中认识了她,她是礼泉一位文学爱好者,咸阳一位文学人,她是省内一个很有特点的作家,因为她的作品我对她的印象不断扩大。

                      王静做出了比教师更令人敬佩的事,

    她是一个教师,是一位职守的教师。教师很辛苦,在山一样的学生作业中,难得有空闲坐下来写点文字。咸阳写作人很多,爱好文学的大约上千人,但真正写出名堂的人不多。文学创作是项艰苦的事业,日记人人都会写,但要把它变成文学作品,这里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看了王静《故乡集美》令我很感动,她利用业余时间走袁家访烟霞,踏夜色寻细雨,走遍礼泉的山川、名村小镇,她以缠绵的歌喉,唱响了礼泉这首美妙的神曲。

 

                    王静笔下的礼泉清秀而壮美,很感染人。

    看到阎纲为《故乡集美》写的那段话,使我想起90年代阎纲给我小说集《鬼山》序言前面写的几句话:“你住肖河岸,我处礼泉城,相距50里,都是黄土地”。阎纲年少出门,在京城已是满头银发,但他依然对家乡怀有一颗赤诚之心。一个人对故乡有一千个思念的理由,我对故乡,总是在梦里,我不是礼泉人,因为朋友,我对礼泉依然魂牵梦绕。我多少次走进礼泉,品御杏、尝蜜桃、吃石榴、看柿子红了,却都是走马观花,留下印象的唯有袁家村。看了《故乡集美》,我才忆起礼泉那久远的味道,可赏可品御杏的绵软美味、蜜桃入画入诗入人心的甘甜美妙,还有礼泉那可人的苹果。王静的散文中带着纯朴的乡土味和浓浓的果品味道,花开四季的果子,名镇小村的风情、美中留香的小吃,镂月裁云的民间艺术,那神山仙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礼泉并不仅为她的美丽而诱惑,她的浑厚的历史文化,镌刻在中国历史文化的版图上,吸引着专家、学者、文化人走进这块大唐故地,神奇的故事将启迪撞击着哲人和艺术家的神圣的灵魂。

    王静是个有心的礼泉人,这部集子的字里行间无不透射出王静的睿智和对家乡的热爱,她像一只欢快的燕子,对礼泉美景文化的喋喋啼鸣一定会感动很多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