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去西安听到几个朋友谈到王建锋博客的这篇文章,已引起有关领导重视,我心里很紧张,今天急忙打开王建锋的博客,看罢有诸多想法。但有一点我心里很明白,咸阳不会消亡,大秦咸阳不会消亡! 原文有几处误笔做以更正:王蒙在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上推荐的是《天堂》,而不是《老坟》。走廊灯黑是灯泡坏了。现已更换。《城市门》(原名《最后一个村庄》)
感受这座即将消亡的城市
(2009-12-13 09:15:54)
王建锋:西安曲江中视影视公司负责人
对王海感兴趣,一是刘鹏局长多次提到他的《最后一个村庄》,二是副市长车建营的力推。
今年七月份,我因为要计划拍摄《于右任》受中视影视制作有限公司委托与咸阳市政府接洽,希望得到他们的支持。车市长对《于右任》的事情似乎兴趣并不大,知道我曾经拍摄过《司马迁》、拍过《特殊使命》,就极力的给我推荐咸阳作家王海的新作《最后一个村庄》,我当时颇感意外,就请刘鹏局长约王海见了一面。
很快王海就毫不保留的把他已经改为《城市门》的小说全稿发给了我。之后我们就改编电视剧的问题进行了几次实质性的探讨,他希望我能动手改编《城市门》。正好我也已经多年没有了这样的创作冲动了,对于逐渐消亡的村庄、对于进入城市的失地农民、对于城市和农村的文化冲突……我有着很深的感受、很多的经历、很多的酸楚。
此后虽然多次短信沟通,但总因为其他杂事耽误没有再见面。直到10月18日闭幕的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上,他的作品《老坟》被著名作家王蒙推荐为“中文必读书”,王海再次被媒体宣传、被咸阳市政府重视。我知道,自从程海退休后咸阳的专业作家就剩下王海了,咸阳的作品也就只剩下了王海的《老坟》还可以说说。文学不再成为这座城市的标签。
我知道,我自今还是这个城市的一员。对于这个即将消亡的城市,我其实还应该有很多要说的话没有说,有很多想做的事情还没有做。今日盛传的西咸一体化,其实就是西安扩大化,咸阳这座城市将会在这种发展中消亡,就像无数的城中村、城中镇,于是《最后一个村庄》其实就是送给这样《最后一个城市》的挽歌,也许我们还有机会看看这座最后的城市。
王海的办公室在文联大厦的十楼,我们到达的时候,他正指挥他的手下打扫办公室的卫生。也算作给我这个痴心的买家一些欢迎。对于签合同的事情,他已经催促了多次,但都因为种种原因给拖到了今天。王海的办公室有两个告示,一是攀谈不得超过15分钟,一个是不要跟他索要他写的小说。对此他还专门进行了文字的解释,希望大家都到书店去买,支持作家、支持出版社。碰巧,我同行的大姐就顺手从他的书架上拿了一本《老坟》,他还是十分尴尬的给她签了名。这个例外让我这个他的老乡,多少有些尴尬和歉疚。
王海自己草拟的合同很简单,一页纸、半张文。签惯了长篇合同的我似乎不知道该如何修改,又限于他的15分钟攀谈的限令,只好也来个入乡随俗,将短就短了。
即使这样,我们还是耽误了电梯,据说为了防盗大楼晚上十点前就要停了电梯。在没有灯光的楼梯道里,我们只有靠着手机屏幕发出的一点微光,艰难的走下了十楼。虽然王海还在不停的埋怨手下,没有提前给大楼管理部门打招呼,但我却一直在想,也许这就是这座城市即将消亡的理由。
对于文学、对于文化、对于这样漆黑的楼道,其实这座城市是有有责任的。而我却只能这样的唠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