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开源”可以成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一个利器

(2007-04-26 12:15:43)
标签:

开源软件

王开源

比尔盖茨

linux

知识产权

分类: 信息产业
 
今天(2007年4月26日)是第七个"世界知识产权"。 我国作为设立世界知识产权日的主要发起国,一直就非常关注、而且必须更加关注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然而事情并不那么顺利。在4月9日,美国政府仍然向世界 贸易组织(WTO)正式提起两项 贸易诉讼,分别指责中国打击盗版不力和限制美国电影、音乐和图书产品进入本国市场。副总理吴仪表示:“在WTO里,一个成员对另外一个成员同时提起两个诉 讼案,这在WTO里面还是第一次,是罕见的,这将会造成极坏的负面影响。”,而且从吴仪的谈话中,我们也可以感觉到我国政府对此次诉讼奉陪到底,和进一步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决心。然而,这个进程将不会特别顺利,正当中美知识产权合作硝烟再起的时候,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在向媒体宣布欧盟新战略时也表示,如果 中国未能履行保护知识产权的承诺,欧盟不排除像美国一样向世界贸易组织提出申诉。与此同时,中国的IT企业也正在遭遇集体性 专利恐吓。在日益升级的知识产权冲突中,专利——这个长时间笼罩在中国企业头上的魔咒愈益凸显出威力,成为中国企业“国际化”的一块集体“心病”。知识产 权问题正在成为中国企业迈向国际化途中绕不过的关口。我们必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而不能死于专利。

如何在进行知识产权保护的同时,一定程度地躲开知识产权大棒,为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赢得空间呢?保护知识产权,只是采取“堵”的模式是不灵 的,高昂的价格无法让收入相对较低的消费者轻松,盗版自有其存在的社会环境和经济基础。只有“疏“与“堵”相结合,才是解决之道。而“开源软件”作为是一 个极好的工具,用来疏导对于软件产品和相关专利的盗版或盗用。这不仅可以改善我们的“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而且可以作为与发达国家进行专利谈判、产权引 进的筹码。在4 月20日,王开源先生在北大讲堂上,在世界桌面软件的垄断者“比尔盖茨”面前的振臂一呼,可以让一些人,尤其是政府相关部门认真考虑“开源软件”的问题。 开源软件可以成为一个利器。作为政策的制定者、战略策划者,是认真考虑和采取措施的时候了。关于推广和采用“开源软件”,必须说明几点,也是澄清几个误 区:
  • 误区1:开源软件是免费软件:开源软件表示软件的源代码开放,在保持通用版权协议的基础上,任何人都可以修改和使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免费,但 往往开源软件的价格要大大低于商业软件,专业人员可直接下载,基本不用付费。这不仅基于互联网的免费精神,同时也是因为开源软件的进一步开发和升级,其投 入往往要比商业软件少得多,因此价格可以很低。
  • 误区2:开发开源软件无法盈利,程序员会被饿死:这个误解来源于上一个误解。开源软件有很多人为其无偿付出,但并非无法盈利,最明显的例子就 是提供商用Linux操作系统的公司RedHat和Suse都是上市公司,不盈利他们的生存是不可能的;而在我国,红旗Linux也曾被政府大量采购,同 时也是一些PC厂商的预装操作系统软件。不仅开源软件本身可以盈利,而且由开源软件带来的产业将十分巨大,可以帮助设备商、系统商更好地盈利,本人当初参 与研制的安全路由器、防火墙就是采用Linux操作系统,目前嵌入式Linux更被广泛地利用,几乎无处不在,这就是“开源”的广泛覆盖所能够带来的成本 下降和竞争力提升,企业自然能够从中盈利。
  • 误 区3:开源软件不成熟,不适合普通人使用:这主要是因为“开源软件”的市场份额还较小,大家还不熟悉。其实,桌面应用的开源软件与商用软件 相比,已经毫不逊色。Linux操作系统的图形化界面可以完全设置成类Window操作,上手并不困难;大家常用的软件比如Office, Web Browser, Project Manager, PhotoShop等,相应的开源软件“OpenOffice,Mozilla Firefox, GanttProject, GIMP等等,功能强大,而且可与商业软件兼容。最关键的是,你几乎不用付钱。毫不夸张地说,我现在的私人电脑里没有一个盗版软件,同时,我只安装了极少 的商业软件(如杀毒软件),但我的日常工作毫无障碍。
  • 误区4:“开源软件”有违“自主创新”:认为是都开源了,我们不是没有自主产权了吗?谁来保护我们?首先,提倡开源,并不是说不要商业软件, 各有其存在的空间;其二,有效利用开源软件和进一步开发开源软件,应该更有利于自主创新,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回到上面所提到的专利大棒和“知识产权”争端 的问题,正是这些价格高昂的“知识产权”挤压了我们的生存空间,使我们处处挚肘,抛开这个紧箍,道路不是更开阔。

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计算机所研究员倪光南指出,中国的信息化应该摆脱外国软件的控制,中国应当大力推广和发展开源软件,这是迅速提高中国软件创新能力的机遇。但话说回来,目前,针对开源软件本身来讲,盈利模式还不是十分明朗。正因为如此,开源软件的推广和利用,政府的支持非常重要。业 的目的就是盈利,当然要尽量保护自己所研发的东西,但对于政府来讲,如何快速提升整个产业水平是应该首先被考虑的。一项新的技术,尽快地被推广使用,更有 利于提高生产力,“开源”的理念与此相合。在这一点上,韩国政府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据国外有关报道,韩国政府在过去3年中总计花费960亿韩元(相当于 103亿美元)用于发展本国的开源软件。也是在4月11日,韩国“信息与通信部”的一位负责人Park Sung-Woo对媒体说:“政府将对采用开源软件的大学和地方政府部门提供财政支持”。同时,他说:“特别是,个人计算机(开源软件应用)是今年政府支 持的重点”。Park先生说,“在服务器方面,我们经过了几年的努力,尽力支持开源软件的应用,然而,PC平台(至今)仍然被私有软件所控制,我们希 望改变这种状态”。那么,对于我国,如下的措施是否也可以被考虑:
  1. 在反对盗版的同时,进行可替代“开源软件”的宣传引导,做到疏堵结合;
  2. 倡议大学、以及中小学的计算机系统采用开源软件,这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也可以参与到开源软件的使用、测试以及开发之中来;
  3. 在政府采购中,优先考虑开源软件,不仅可以降低财政支出,而且可以避免受制于人;
  4. 对有重大意义的开源项目进行扶持,扶持对象可以是科研院所、软件组织和企业。开源中文软件应作为扶持的重点之一。这不仅非常有利于开源软件的推广,而且可以发挥我们的长久优势;
  5. 如果还想多做点事,就可以考虑象韩国一样,对采用开源软件的相关机构和个人提供补贴(估计困难)。


在世界知识产权日,谨以此文作为建言,同时也表示对王开源先生执着的追求的支持,中国需要这样的理想主义者。


我的相关日志:

2007-04-15 假如我是比尔盖茨,我将“不会退休”

2007-02-03 我所使用的部分开源软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