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教育---我的工作,我的生活!

标签:
早教育儿 |
http://s5/bmiddle/4bfb7e1ft8ac7e5fac6f4&690
我很开心,我生下当当后成为一位妈妈;我很庆幸,我的工作是早教教师。
妈妈的角色让我收获了喜悦、付出、艰辛、感恩、观察。。。。
早教的角色让我收获了科学育儿、亲身感受、支持信任、自我发现、良好秩序、自信。。。。以上都是对于孩子来说的。
在工作中,我越来越发现很多的家长只是理论上的父母,在教育意识上没有资格为人父母。因为孩子0--3岁的成长环境对于他们的一生来说太重要了!
首先是语言。0--3岁是语言发育的敏感期,家庭教育应提供最大限度的语言环境,刺激、引导孩子发音。在当当成长的过程中,我可谓用尽心思了,当当16个月就可以自己独自组织语言了。
其次是习惯。习惯分很多,如行为习惯、阅读习惯、沟通习惯、倾听习惯。。。幼儿阶段是宝宝行程良好习惯的关键期,成长环境一定要适宜。例如玩具“从哪拿的,放回哪去。”自宝宝第一次接触玩具的时候,家长就做好示范作用,每次坚持引导宝宝将完好的玩具放回原处,日积月累,良好的习惯就会成自然并终身携带了。
早教可以为宝宝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家长和宝宝共同学习。其实在这里,家长的学习更为重要。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的教育意识尤为重要。一个没有教育意识的家长,如何培养出一位优良的孩子呢?
例如专注力的培养:专注力是通过后天的环境逐渐增长的能力。对于小月龄的宝宝,专注力的时间很短,在成长的过程中,家长要注意观察宝宝感兴趣的事物,通过操作此类玩具达到提高专注力的效果。精细动作中很多玩具都可以提高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及做事的专注力与耐力。(练习抓、插、夹、切、拧、敲、倒、嵌、套、垒高。。。);在宝宝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事物并专注于此时,家长要静静地在盘观察不去打扰,以免分散了宝宝的专注。当他逐渐习惯于长时间做一件事时,良好的习惯就要养成了!
再次是思维能力。俗话说:“人的大脑是越用越灵活。”这不仅是俗语也是有科学依据的。“智慧来源于指尖”,通过小手的活动以达到促进宝宝的思维能力,使宝宝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转变。一个新生儿从6个月开始进入有意识的思维活动,周围环境的引导与鼓励会直接影响他、她的思维发展。我们可以通过语言、运动间接地刺激大脑的工作,使大脑树突越来越密集并粗壮。
在进行课程的过程中,经常会接触到很多对活动无意识的宝宝。他们对周围的事物没有好奇心及明显的主观意识,眼睛也不能跟随教师出示的事物或玩具移动,明显感觉到他们没有思维的意识。其实,一位宝宝的不知并不可怕,真的,因为他还有时间,我们可以在以后的生活中引导他逐渐学习和理解;可怕的是他(宝宝)没有这种思维的意识;更可怕的是他的监护人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存在。。。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大家都懂,真正的知识并不难,难的是掌握知识的方法,难的是学习的好习惯,难的是从小养成好探究的欲望。。。。。。家长一定要善于观察自己的宝宝,你爱他绝不能只限于表面,从小多引导,多带给他尝试的空间,多鼓励,多站在孩子的角度交流、沟通则更是爱!
课程中有一位不到1岁的宝宝,通过几次的活动明显感觉到他的成长与进步。虽然还没有更多的语言,但在取精细材料的时候,他明显有自己的喜好----《对敲积木》,第一次示范后,他就可以双手对敲积木并发出响声。以后每次取材料时,他都有主观的意识,获得成功时,宝宝自己的脸上会露出笑容,真的是发自内心的笑容。
当当从小习惯良好,除了内省智能较弱外。他语言发育很好;有良好的秩序感,可以自己独立整理自己的物品;爱劳动,懂礼貌,生活中喜欢刷碗、擦地、擦桌面、洗自己的小件衣物。。。我总是鼓励他自己想办法,认真完成并有始有终。每次刷完碗后他自己有极大地成功感。他很期待成人做的事情,如喜欢用大人用的那种漠漠牙膏、喜欢抬很重的东西,感觉到自己是个男子汉、喜欢骑2轮的小自行车,虽然他现在还控制不好,但他感觉4轮小车是孩子骑的,2轮的小车才是大人骑的;向往赶快长到一米八高,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人。。。
生活中父母还应做好隔辈人的思想工作,老人带孩子很多时候是与科学育儿相冲突的,要做好老人的工作并经常向他们灌输正确的育儿方法。
我很开心我能将我的生活和工作结合在一起,我也清楚地看到通过工作我的孩子收获很多,我的工作也影响着我很多。现在我怀着一颗爱心,每天用笑容来迎接宝宝,用智慧来拥抱我的当当。让我们母子在生活中成长,让我在工作中升华吧!
http://s4/bmiddle/4bfb7e1ft8ac7c0c94953&690
http://s14/bmiddle/4bfb7e1ft8ac7d8c2df6d&690
http://s1/bmiddle/4bfb7e1ft8ac7fcf2cca0&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