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城古迹】 九顶塔-九塔寺

标签:
旅游 |
分类: 历城专辑 |
泰山北下麓野之间,有地曰齐城,有山曰灵鹫,有川曰锦阳,峰峦复合,林会苍郁,距郡邑百里,称异境云。。。
---《重修九塔寺记》(明)许邦才
九顶塔矗立于九塔寺内,九塔寺坐落在灵鹫山下,灵鹫山位于历城区柳埠镇锦阳川的南部。灵鹫山下九塔寺内的九顶塔和四门塔,龙虎塔并称“柳埠三塔”,同属于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柳埠三塔”之中四门塔以简约之美而著称,龙虎塔的细腻雕刻堪称一绝,九顶塔则以“其塔一茎上,而九顶各出,构缔诡巧,他寺所未有”。
九顶塔通高13.3米,塔身下部为八棱柱体,中部向上出檐叠涩挑出17层形成塔檐,之后向内回收16层。塔檐之上有九座楼阁式密檐砖塔,外圈八座相同,中央一座稍大。顶部九塔底座为莲花瓣式样。远远望去,塔顶有塔林之意。
整个塔身上繁下简,互相比衬,整体和局部构成完美的造型,体现了当年建造和设计者的超凡美感。
关于九顶塔的建造年代,历说纷云,一直也无定论,不过明代文人许邦才的《重修九塔寺记》中有“。。历考寺碑,惟得唐天宝,大历之文古,然曰重修,则犹非其始也,意必建于隋梁之间。。”之记载,可见在明万历年时,寺内还有唐重修碑刻,虽无法直接证明九顶塔具体建于何时,但至少应是唐天宝年间之前的事情了。建国初期,九顶塔历经千年风雨,已摇摇欲坠,残破不堪,1962年在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的指导下,九顶塔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大修,基本恢复了当年风采,这次维护也在古建筑维修史上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成功的范例。
“空林双树老,寒塔九华疏”
九顶塔坐落在九塔寺大殿的西北侧,寺内现存的大殿应该是明请以后重修的,大殿正门两侧各嵌有一块石碑,分别是明万历年和清嘉庆年间。大殿门前有两株古柏,当地俗称:“茶柏”和“烟柏”,两树树围都近4米。高10余米,枝繁叶茂,生长旺盛,是这座千年古寺的有力见证。
北面的这株古柏的树心已枯为一个能容一人站立的树洞,不过这也没有影响了古柏的生长,反而北面这棵较南面那棵更为粗壮。
大殿门旁的一块万历碑上还记载有关于这两棵古柏的一个小故事,大意为:千年古柏引起山下一地主的贪婪之心,愈砍伐做寿材,不料砍伐过程中,古柏流血,吓跑了贪婪的地主 ,古柏得以保存。。其实这种故事很多地方都有类似的流传,这只不过是古代百姓对地主阶级不满的一种表现罢了,不过,不管怎样,古柏能千年留存依然是一见幸事,我们也应该继续让它茁壮的生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