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长清专辑 |
靳庄村去过很多次了,基本每次去都是去看村中著名的真武阁。08年2月的最后一天,当我再次拜访该村时竟然有了新的发现,没想到,原来靳庄村庄内竟然保存有三座村级小庙,这种情况在其他村子中实属少见。三座小庙分别供奉着:真武大帝,泰山奶奶,玉皇大帝。
真武阁位于靳张夏镇靳庄村北首,真武阁建于一座石砌的券门之上,券门北面横额上书“齐川通鲁”四个大字,说明阁下原为连接齐鲁之地的南北古道。
券门南面横额上书:“真武阁”三个大字,由于距离较远,看不清两边的落款,但隐约能辨认“...承宣布政使..”估计应为当时省级大员所书。
真武阁南路旁立有一古碑,该碑为大明嘉靖五年的“长清县靳庄重修真武阁记”。碑高近2米,碑额用篆体书写着“重修真武阁记”六个大字。文章中记录了靳庄村嘉靖年间重修该建筑的情况和真武二字的来历,文中还提到了该村另一处古迹,迟贤亭(今已不存)和历史上该村曾经出土的一块刻有仙字古碑的事情。(刻有仙书的古碑,村民告诉我说现嵌于村中小学的教室墙内,不过,在小学里我遍访所以教室,未曾发现此碑)
从阁旁的一户居民家中可以上到二层的真武阁中,真武阁为硬山顶,三开间,进深三间。阁旁的村民介绍说,该阁当年经历了日军的炮火,侥幸没有倒塌,只是在西墙上留下了数个炮弹炸出的洞,现在还能依稀辨认出来。
真武阁前是一座小影壁,一般来说,神灵是不能直接面队凡人的,所以大多庙宇的山门前或大殿前都有影壁做为一中遮挡。
现存真武阁内的木架构上依然保存有彩绘,历经多年,其颜色依旧鲜艳,大殿内的主梁粗壮结实,也许这就是为什么能经受住当年战火考验的原因吧!
大殿内的四东西墙壁上还保留了一部分壁画,但大都班驳不堪,由于北方干燥的气候,壁画都干裂成了一片片的小碎片,但有几幅还能辨认出画中的人物。
真武阁正脊上有精美的二龙戏珠砖雕,中间部位有砖雕石狮一尊。
两侧的垂脊上也部满花纹雕刻,其中一脊上还有一尊小兽留存了下来,实属不易,正脊两头的砥吻基本保留了大部,虽不甚高大,但造型平缓简约。
村中另一座小庙是奶奶庙,供奉的是泰山奶奶,即碧霞元君,这个神在泰山山脉周边的村落中香火甚旺,很多村中都有其行宫或庙宇。靳庄的奶奶庙现在村南首的靳庄小学中,小学建于一处小土坡之上,在村头首先看到的是小学院内的那株造型奇特的古柏。古柏下吊了一个铁铃铛,是学校里的“土闹钟”。
另外在奶奶庙西南土坡下还有一座玉皇庙,虽然院落不小,但除了正殿保留了原建的基础,其他均已经翻建了,也没有什么碑记可以了解其具体的历史情况。
(谢谢陪同我一起拜访该村的一位朋友,在她的询问下我才有了新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