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人文/历史 |
分类: 章丘专辑 |
在章丘阎家峪乡石匣村的东面山峪中隐藏着一座古老的寺庙,这就是被石匣村村民称为“东寺”的兴隆寺。兴隆寺始建于乾隆8年,光绪17年重修。
兴隆寺坐落在轿顶山南麓,从山下公路上沿路标顺着崎岖的山路走15分钟左右就来到了幽深的山谷深处。路旁的草丛中立有兴隆寺的文物保护碑。
绕过石碑再向前就是兴隆寺历代禅师的陵园。陵园一周由青石堆砌的一米高的石墙。园内古墓林立,大大小小墓葬有数十座。
由于园内杂草丛生,墓葬的封土又比较矮,使的我闹了一个误会,从陵园下方走过时,我仅能看到一座座石碑的顶端,开始我心中还一阵暗喜,这么多的石碑简直就是一处碑林啊!等上去走近一看,呵呵,碑林到是碑林,不过墓碑林。不过从墓碑上也能得到很多资料。其中,陵园最前方有一块刻于清代光绪18年“谱系碑”,上面刻有兴隆寺历代主持僧人的谱系关系,碑前尚有石供桌及石香炉。
石碑背面是一幅“福”字,两侧是一幅对联:“真山自有真人卧,吉地容多吉士居”。横批:“别有天地”。
从陵园旁沿台阶向上走,不远就是兴隆寺的山门了。兴隆寺修建在一处高台之上,坐北朝南。大门两侧照壁上各嵌有清代重修碑记一块。
进山门迎面是一棵古柏,柏树拔地而起,直冲云霄,曾有诗云:南山幽幽藏古寺,青松苍苍冲云天。
兴隆寺是典型的四和院式建筑布局,正殿供奉如来佛祖,观世音,文殊,普贤,东侧殿是伽蓝殿,西侧殿是地藏殿。
寺内有古碑三通,其中一光绪17年的重修碑上有对联云:万善创修后不重修创修恰似凌烟阁,古人肇始今弗继始肇始犹如阿房宫。
寺西侧山腰间有泉水一处,名曰“凤凰池”,现为寺内僧人饮用水源,泉眼被棚盖,水从水道汇如旁边的蓄水池中饮用。
站在泉旁可远观兴隆寺全景
前一篇:[石窟造像] 赵八洞石窟造像
后一篇:【章丘古村】 阎家峪乡-东八井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