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济南的泉水 |
抱珠泉,位于平阴县贤子峪村东首.泉池依山而成,深4米多,水自崖缝流出,汇于池中,旁有泉名碑:抱珠泉,泉北有三泉庵遗址.
杨枝泉·有本泉·浸润泉 在翠屏山宝峰寺遗址东北侧山崖处。
浸润泉,在有本泉西侧上方约5米处的石岩上,勒有“浸润泉”三个大字,字下即为浸润泉。清光绪《平阴县志》有载,称浸润泉“可供千人饮,不溢不涸”。今枯水季节时有干涸;盛水季节,泉水从岩缝中渗流而出,滋花润木。岩缝西旁有凿于唐天宝十一年(752年)的石佛龛两个,内有造像12尊,甚为精美。
杨枝泉,在一石窟内,泉水自正面石壁上方缝隙中渗出,顺势流下,形成数支细流,状如杨(柳)枝。窟壁上凿佛像三尊,勒《杨枝泉说》、《宝峰院记》等古石刻。
有本泉,在石窟西侧约4米处,为一自然洞穴,水从穴中涌出,泄入洞前小池,铿锵有韵。洞外两侧岩石上分别镌“有本泉”三字和诗刻一方。
落阳泉 亦名夕阳泉,在翠屏山西南侧的山腰陡岩下。水从数处石隙中流出,四季不断,蓄水成池,夕阳正好得以照射,发出灿烂的光辉,故名。盛水时节,水势颇大,池水外溢,漫流于石上。泉池上方巨大岩石上,镌有“落阳泉”和“石门槛”巨字。
日月泉 北距扈泉1公里左右,在云翠山顶,元代“南天观”遗址处。遗址北侧有“回阳洞”,又称“长春洞”。洞口朝北,洞内南壁下有一清泉,涓涓细流,跌进一圆形和一半圆形池中,如同日月形状,故名“日月泉”。泉水甘冽,常年不涸。昔日观内道士,即于此泉汲水烹茶为炊。这里尚有百年高龄的杏树、大果榆等。苍松翠柏,影接荫连。观内玉皇阁、蓬莱阁、凭虚阁、长春阁等建筑尚存。
东流泉 在洪范池乡书院村,西北距洪范池1公里许。元初,此处为东平路总管严实的别墅。明朝,中丞刘隅曾在此建书院,所以这泉又名“书院泉”。泉水自村东天池山脚下的岩石缝中流出,注入边长约8米的石砌方池,池中水藻摇曳。该泉常年涌流,水势颇佳,是洪范池泉群中涌水量最大的一泉,1975年实测涌水量达8373立方米/日。池水从池南壁的石雕龙头口中跌落至一方形小池,再流入半圆形水池,尔后顺小溪,盘村绕户,穿林润木。溪中鹅鸭戏游,岸边村民浣衣洗菜蔬,景色极佳。
洪范池 在洪范池乡政府驻地洪范村南端院内,村以泉得名。“洪范”一名来自《尚书·洪范》篇,取天地大法之意。洪范池又名“龙池”。据池前清道光十八年《重修洪范池碑记》载:“金完颜时,村人因祷雨辄应,建龙祠于池北,故又号龙池。
前一篇:[泉水赏析] 长清地区的泉池
后一篇:[泉水赏析] 章丘周边的泉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