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东方欲晓
东方欲晓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336
  • 关注人气:4,42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乡祭祖第一天行程记

(2016-04-06 09:14:43)
标签:

清明节

回乡祭祖

梁野山

祖先

谢氏宗亲

分类: 生活记录

回乡祭祖第一天行程记

   

    此番清明回乡祭祖,分为两天行程。

    第一天是从开基一世祖祭至高祖凡20代。后人至我辈24代,子孙2526代及以下,算上播迁至广东、江西、四川甚至海外者,繁衍较快者估计已超过三十代人,人口已超过十数万之众了①。这种类似“公祭”性质的祭拜,参加者主要涉及本村高祖以下所繁衍凡六代以上子孙,人口已有几十家几百人口之众。不过除了一世祖,第一天祭拜上溯也只有14祖至20世高祖父葬身之地可寻,至于他们的事迹,在祖辈口口相传中,很多已不甚清楚了。这些散落于青山绿水之间的坟茔,很多只剩一个土堆,加上近些年政府对山林的保护,山高林密,植被茂盛,很多已与青山融为一体,早已难觅踪迹。对这些漏祭的列祖列宗,本地的风俗就是路边大致择一空地,摆上贡品,对天祭拜,谓之“拦路祭”。

    第二天的祭拜行程,是致祭21世曾祖父以降,至祖父、父辈已与青山为伴者大致三代人,参加祭祖者约四个家族数十人,算起来,应该都是五代以内的至亲。

     43日,进行了第一天的行程。天气,则一改连续数年清明的阳光明媚,从早上开始就大雨滂沱,颇有“泪飞顿作倾盆雨”的感觉,为祭祖平添了些许肃穆和悲凉的气氛。在泥泞不堪的山路上,随处可见行行重行行的其他扫墓人,他们或三五成群,扶老携幼,或一二个孤影,蹒跚独行。远山隐在云雾里,近树笼在孤烟前,唯见烟雨一片苍茫,不见人家与炊烟。好一个伤感寂寥的行旅,好一个凄凉彷徨的画面。

    为了找到隐于密林之中的祖先坟茔,同族兄弟们准备了锄头、柴刀开路,用“披荆斩棘”来形容祭祖一点也不为过。至于这些祖先的后人为何把他们葬在山高林密、人迹罕见之处,我至今也百思不得其解。

    总之,第一天对高祖及以前的祭拜,大概涉及10座以上的坟茔,对漏祭的列祖列宗,为了表示后人们对他们的敬意,就用“拦路祭”来解决了。

 

                                     (图片全部手机拍摄)

 

    注释:

    ①只是根据各地族谱和数学模型大致的估算,方家千万不要抬杠让我一个一个去数。

 

      20世高祖父的坟茔,位于风景如画的梁野山景区。由于山高林密,杂树、野草年年肆意生长,遮蔽了原有的羊肠小道,只能“披荆斩棘”前往祭祀。
回乡祭祖第一天行程记

      这位祖先安眠于此,至少有几百年了。不曾想,几百年后,此地居然成为最大的旅游综合体项目,此山,则成为别墅区。当然,涉及一个宗族数百后人的“迁坟”项目,政府、开发商和后人也煞是头疼,当然政府和开发商最大的头疼就是不想多出钱。
回乡祭祖第一天行程记

回乡祭祖第一天行程记

      在沃土田野中踏青祭祖,是不是还有诗意田园的感觉?
回乡祭祖第一天行程记

回乡祭祖第一天行程记

回乡祭祖第一天行程记

回乡祭祖第一天行程记

回乡祭祖第一天行程记

      植被茂盛,青山处处埋忠骨。
回乡祭祖第一天行程记

回乡祭祖第一天行程记

回乡祭祖第一天行程记

回乡祭祖第一天行程记

回乡祭祖第一天行程记

回乡祭祖第一天行程记

回乡祭祖第一天行程记

回乡祭祖第一天行程记

      有了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基础设施建设,祭祀的效率提高了不少。以前要整整一天的工作,现在半天就可以完成了。祭祀完毕,在梁野山脚下随便择一村邻所开的农家饭店,兄弟们把酒言欢。
回乡祭祖第一天行程记

回乡祭祖第一天行程记

回乡祭祖第一天行程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花开的声音
后一篇:夜行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