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东方欲晓
东方欲晓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336
  • 关注人气:4,42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故乡的春

(2013-04-12 01:14:58)
标签:

闽西武平

闽粤赣边

梁野山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故乡

分类: 心情文字

故乡的春
   

    春天,无论什么地方的春天,都是美好的,那是一种生机和希望罢。然而故乡的春,我却十数年未逢了,渐渐地,竟有了些淡漠的感觉。其实说淡漠也是不然的,只是由于极目之处的水泥地里是长不出一株小草的罢,所以我能记得的,还是故乡的春。

    这个城市其实也有着春的况味的,只是这味道太淡。我所能望见的春,也只能是谁家阳台上那朵怯怜怜的花的讯息。至于公园里的花草树木,已经让我记不起它们也曾经有过春天,它们一年四季都或青或红着,如同塑料做的一般。或许它们也曾经悄悄的萌芽过罢,但等你还来不及注意那点小清新时,却又已经远去了,留给我的,只是一个消逝的背影。总也尝不透,看不饱,摸不着,如同一个初长成的女子,还不到最佳年华,却早早的嫁了。所以,在领略它的过程中,总也带着一种不能尽兴的遗憾。

    现在想来,要想真正领略春的韵味,还是莫过于自己的家乡罢。记忆中,家乡的春天必定是从一阵“啁啾”声开始的。这声音对于刚到这里的人们来说,是奇特的;即便对于当地人来说,也是奇特的。你想,昨天这地方还是静寂的,听不到一丝声响。然而,不知什么时候就多了一声“啁啾”,终于,一声,两声,到处都是了。山林里所有的静寂与孤寥,也终于被这声音的传入,而留在了昨天的记忆中。假如不小心将手扶在了树上,并且用力大了些,那么顷刻间便听到一阵“扑楞楞”的声音滑入高空里去了。这些奇特的声音,唤醒了沉睡的草丛和原野,继而将凋零的一切渐次地着上了青衫。这个变化是怎么回事呢?我至今也不明白。因为古今中外的圣贤们谁也没解释过这种奇特;在画里找,再伟大的画家也没画过这种奇特;至于音乐里,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有着它们么,我却不得而知。

    记得年少时,曾对这些声音非常的不耐烦,觉得扰乱了清梦,恨不得拿了鲁迅先生的长竿逐之而后快。如果是现在的话,那么我会披衣起床,会静静地望着尚在朝雾中的田野。这个时候的空气是清新的,并带有草木甘甜的芬芳。天空是黑黝黝的,隐约的还能看见几颗没来得及撤离的星子在眨着眼睛。如果喜欢这个时候的景象,那就再多待一会儿,慢慢地就会看见云幕初开,终于露出一层淡白的里子。里子渐渐变成银白,接下来换成了金黄,终于,主角出场了,一盏金灯顷刻间将成卷的、成缕的、成条的、轻快的、灰苍的帘幕给撕裂开来。刹那间,一层金粉薄纱似的笼罩了这草、这树、这人、这屋、这道路、这村庄,一种温柔的绚烂终于填满了眼帘与脑海。多么奇怪,这时候,莫名的温润的感觉逐渐形成,在这温润之中,一些不知名的小花也怯生生的探出了脑袋。这神圣而庄严的情景,使人不由自主的屏住了呼吸,用心聆听,凝神的去看。只要人的审美本能还在的话,这就是一次最好的机会,去体验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一种脱尽尘埃的清澈在心灵中本能的突显,是空洞和麻木久了的灵魂的补药罢。

    十数年未遇的故乡的春,终于在我的记忆中得于展现。但终于的,我也只是记下了一些片断而已——这或许与我的心态有关罢。就好比失而复得的某样东西,小心翼翼地捧着,生怕摔坏了它。我对于十数年未遇的故乡的春,感受也是一样的,怕我写得不好而描坏了它,怕我写得过分而辜负了它。然而我终于还是写了--用我迟到的虔诚。故乡的春,我想不管我写的好与不好,你今后都会在我的生命里了罢。

 

               (文字源自旧作:故乡的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fa68d30100e1px.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