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的客家生活风情画卷

标签:
长篇小说乡亲们钟兆云客家生活风情书评画卷读书文化 |
分类: 文学 |
超赞的客家生活风情画卷
——读长篇小说《乡亲们》有感
在城市生活二十多年,认识兆云也二十年有余了。初识兆云是缘于一位共同的在报社工作的朋友。因为是乡亲,后来有一段时间,就常常在一起打牌、吃饭。当时,让我吃惊的是这个有点“秃顶”①的青年,在打牌、应酬、吃饭,一个都不能少的情况下,居然已有几部著作面世了。所以有一次去书店,看到《百战将星刘亚楼》,我还特意买了一本,想了解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近年来的市场化改革,“金钱”渐渐成了人们物质生活的主题。在精神世界,就不免心浮气躁,看电视和上网,成了人们文化生活的主流,静下心来读一本书,渐渐成了多数人的一种奢望。就拿本人来说,毕业二十多年来,基本没好好地读过一部长篇小说,曾经买过《白鹿原》、《废都》、《雕版》和《英雄无语》等小说,也只是择其章节,走马观花而已。
所以有一天,当一部叫《乡亲们》的长篇小说摆在我面前的时候,我还暗自担心有没有耐心读下去。后来翻开目录,才发现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小说里的那些人和事,是多么的眼熟啊!那分明就是我青少年时期在老家生活的客家风情画卷。正如三妹秋莲在她写的书评中说到的,发哥、宝哥、有富古、牛皮舅、兰子嬤、虎腚、龙马头,几乎每个人物都可在记忆中找到生活的原型。
我大学学的是经济学,对于文学,基本是门外汉,所以对于小说的结构和写作技巧,基本是一窍不通的。在我的眼里,《乡亲们》就是一本既互相联系,又可独自成篇的中短篇小说的合集。这样的一种结构,其实是很符合我这样一种心浮气躁的人的阅读习惯的。因为我可以随时把它带在身边,想看哪一个章节就看哪一个章节。
年岁渐长,青少年时期在老家生活的记忆在脑海中已渐行渐远,而思乡情结却愈来愈浓。《乡亲们》唤起了我对于老家的早年记忆,仿佛看到了一个幼小的身影背着书包行走在充满客家风情的乡间。
是以感谢兆云和他的《乡亲们》所给我带来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