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人的自信》
(2022-03-17 08:06:25)分类: 麦青苗的认知 |
《教育人的自信》
麦青苗 (海南省琼海市长坡中学)
教书育人,要不断树立自己的工作自信——自己可以自我信任,自我相信。
去做自己能力范围和工作范围的事情。
各行各业有自己的行业特点,而教育人的工作,一,传授书本知识、技术,经验,以及行动起来的实践经验。
二,找到能力绽放出来的渠道。
三,对品行的认知和一辈子自我调整的需求。
社会是丰富多彩的各种组合成,所以不同人观念和需求不同,导致冲突是,不少见。
在这些滚滚红尘现象种,教育人要自我信任,自我相信——我可以把我懂的、学到的、会的,分享。
书本的知识、技术,是不断更新的。
学习的过程,可以是枯燥无味,但如果自己选择:快乐、乐观,投入进去,那么就不会觉得苦熬乏味——因为这是自己选择的结果。
本来不喜欢的,学习了,反而爱上了,也不一定。
本来人生无明确追求,内心空虚的,进入了学习过程的体验——哎呀,可能就人生可以有一点的寄托和动力,希望开始蓬勃发展了。
透过学习,可以让自己体验到:自己发自内心的专注力、自我成就感、方向的选择,等等。
不怕多学,就怕没有精力、时间。
品行,有基础和提升的空间。尽管不同人,看法和追求不同。但有些是基础的,是最好具备了——才获利自己和他人。
因此,在这个过程,可能有一些因为被别人要求和自我追求——产生的痛苦——而这种痛苦是,一个自我觉醒的过程。
如果一个人,只是随顺自己的欲望需求,追求个人脾气、欲望满足,而忽略因为此事导致的后果——那是悲哀的。
人,需要自我一辈子,自我认知、自我管理、自控——才能自主,自己做自己内心、行为的主人。
学生,能够选择学校,是社会国家的实力和明智。
那么来到学校,虽然和各方面可能会存在冲突、摩擦,但凡事,也看具体情况和发展的方向去看。
老师,年龄、经验和身份,决定了,有能力、条件、责任、爱心,去引导、管理、督促学生。
任何人被要求,都不会容易快乐。
在这个过程,可能出现冲突、矛盾,纠结,很不愉快。但如果出发点和过程,是方向健康的,那么细节是可以细分来研究的。——不能随意否定、蔑视、任意反对,甚至逼迫老师顺从。
如果一个学生,自己不爱学习,把自己无兴趣,推给老师——那是不明智的。
就算再厉害的人,也不应该,以满足别人无止境的欲求——而选择卑微屈膝——无限度迎合、讨好对方——特别是在对方,自我放纵、过分的情况下。
一个人,选择了,不想学习,不爱学习,不要学习,不求学习。上课闹腾老师和课堂,故意找同学闲聊无关老师正在传授的知识、经验,乃至所谈的话题——这显然就是,不是老师欺负学生,倒是,学生在欺负老师。
学生,逼迫老师,顺从自己的需求、欲望,脾气和不长进的自我思想、言行举止。
学生,如果不需要来学校学习知识、技术,不需要老师的指点。不需要老师在品行、纪律方面做合适的要求和管理——那你来学校作甚?
我们需要学校,需要老师做甚?
当你否定老师的时候,你也在否定,曾经给你指点、分享知识、技术、经验的人——因为不管在校或者其它的,给与你指点的人,就是广泛意义上的老师一样的分享。
分享知识、经验、技术,传授获取能力的渠道(方法、技巧)——我的老师,对我真的很好!
因为各种原因,年龄、个性,追求、需求等不同,被管、被要求,多少都不舒服。
被管的手段,可能也是要考虑道德法律,是否对被管理的人,有身体和内心的伤害。——但是不是,任意去下定论——明明自己有错,却把责任推给别人——背后的原因就是:逼迫对方迎合满足自己的口味需求,因为对方不顺从自己——我想做我就做,我想说我就说——我行我素,偶尔需要,但过分过度了,就无理取闹,就变成折腾、闹事,扰乱、干扰、妨碍,——影响到了别人——最终呀自我伤害了,伤了别人而终于自伤到了。
一,别人做不到,难以做到——每一次,都刚好符合你的口味和需求。
二,自己需要自我约束,自控、自管——而不是怒斥别人,不够宽容!
三,不合适的事情,别人不准,不同意你做——你就各种否定别人。
纵欲造恶,社会其它部门,会进入管控。
教育人,有权,自信勇气胆量,把自己的工作范围,展开!
对,该要求的,就要求。
该坚持的,也必须坚持。
教书育人,很明确:教学知识、技术、分享经验。培育品行。
不管别人怎么给与自己帮助或者刁难,很多事,自己必须亲自面对,别人没有办法,都帮你太多、给你太多。因为那是自己的世界,发现的世界的某方面。
因为同样是面对一样的人,对方却看人做事!
善对别人,可能恶毒对你哦。
所以,第三,自己必须发自内心,独立勇敢自主果断,心行合一!
这也是,选择了,教育人身份,需要面对的工作实践课题之一。
后一篇:外研版下册Module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