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 |
分类: 我亲爱的外孙女 |
http://s11/mw690/001ogadZgy6Pp0W4BlM1a&690
在吉豆满过四个月的时候,我们要回滨海了。本来孩子满月就允许坐飞机,但怕高空辐射,以及压耳,孩子太小不好,因此定在四个月后。
吉豆这是第二次坐飞机了。当然第一次可能不算,那时她还在妈妈肚里。
十二月的成都,已经很冷了。那天气温六度下着小雨,吉豆穿着棉衣,还披了一个红色绣花缎的大斗篷。这是她妈妈儿时用过的,因大红色缎面还有光泽,手绣也还鲜艳,所以看上去也还半新,仍然好看。
飞机起飞时怕吉豆压耳,妈妈就给她喂奶。吃完奶飞机也已上天,平稳飞行了。
由于目前商业飞机密封装置并不完善,且大气压力是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低的。当飞机飞行在高空时,那里的气压是小于地面大气压的,此时耳鼓膜内的气压也小于鼓膜外的标准大气压。飞机起飞或者降落的时候,座舱内的气压就发生相应的变化。一般在耳咽管通气功能良好的情况下,当机升或降时,通过耳咽管的调节和人为地做主动通气动作,就可保持鼓膜内外压力平衡,但是有些人咽鼓管通气功能存在问题时,如果中耳腔内外压不能迅速取得平衡,因大气压增减的影响,造成鼓膜内外压力不平衡,导致鼓膜内降或外凸,乘飞机者便感到耳朵疼痛、耳闷、耳堵塞感、还可能可伴有耳鸣、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甚至会出现鼓膜出血。乘坐飞机发生的这种现象,医学上称之为“航空性中耳炎”。
预防“航空性中耳炎”的有效措施是张嘴和吞咽。嚼吃是预防航空性中耳炎的最有效办法,所以航班上一般都忘不了给每位旅客送一小包包装精美的糖果,这道理就在其中。嚼几粒糖果,或嚼几块口香糖使咽鼓管张开,或频频进行吞咽动作,这时耳内可以听到空气进入中耳的响声,达到气压平衡。若感觉症状仍未消除,可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鼻子,闭紧嘴巴,用力呼气,让气流冲开咽鼓管进入中耳空气腔而消除耳闷、耳重、耳痛等症状。婴幼儿还不会咀嚼,因此为预防婴幼儿乘坐飞机压耳,就是要想办法让宝宝吞咽或张口呼吸。
我抱过吉豆,因一直跟我睡的缘故,一般哭闹时我抱过来她就会服贴,安静。所以怕吉豆哭闹,两个多小时的航程,吉豆都由我抱着。
一路吉豆都很乖,虽飞机的轰鸣让她感到不适,但也没哭闹,睁着眼不睡,到处看。机上有小孩哭闹,也没影响到她。
直到飞机要下降了,女婿叫我把吉豆弄哭,孩子哭着张口呼吸就不会压耳。
我将吉豆倒下平放,前后座椅挡住了她的视线,她一万个不愿意地大哭起来。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我仍将她平放,就是不竖抱起来,任凭她大声哭喊。
飞机平稳的着陆了,这时我才将一脸委屈的吉豆立着抱起来。哭声戛然而止,随着滨海明媚的阳光,吉豆恢复了一脸的灿烂。
可怜的吉豆,此时,还穿着一身棉衣,在阳光灿烂下三十度的滨海机场,热得汗流夹背,满脸绯红。我们赶紧给她脱衣服。
走出候机楼,迎接吉豆扑面而来的是滨海冬季特产:椰风,丽日。
2010.12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