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个麻将世家
(2023-04-06 19:53:37)
标签:
情感 |
分类: 信口雌黄 |
姐姐一句“回来打麻将!”就立马把我从千里之外的陕西澄城县醍醐村勾引回北京。
视频电话是周六中午接的,看视频那段姐姐、老妈、外甥女异口同声地忽悠我:
”今天下午就回来!晚上还能打个麻将”
一时间我真蠢蠢欲动。
可是,从村里上华山北乘高铁要1个半小时,从华山北到北京的高铁要5个小时,从北京西站在到家还要一个小时的地铁。
就算即刻出发,买下午2点半的票,到家8点也不算晚,
但麻烦的是事先没安排,让司机上西安保养车去了
司机还不知什么时候回来,没人送我去华山北
所以我只能按捺着那颗归心似箭的蠢动,
向他们保证第二天一大早就回。
本来是准备五一长假回的,但老爸老妈准备五一上广州去玩,
那我回京就意义不大了
而且五一正是樱桃成熟季节
我也走不开
于是仓促决定回京
也算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程。
回到家当天下午就开始打麻将。
按理周日下午外甥女的男朋友小钟是要回去的,毕竟第二天还要上班
但为了我回家不至于三缺一,居然答应留下来陪我们打麻将到晚上12点再回
可见家庭对麻将事业的重视。
确实,我们唯一达成共识,彼此都不反感的唯一爱好就是打麻将
以前节假日,同事朋友约我出去吃饭,我妈是满心不高兴
但朋友说约我打麻将,我妈是创造条件让我去
比如早做午饭,比如借我零钱,比如安排好的事情挪后。
又比如我老妈喜欢打麻将,刚到北京,我会去帮她打探哪里有麻将馆
晚上打麻将回来晚了,我会主动做饭
她若没麻将打,我会招呼同事陪她玩
拍我爸一个人在家寂寞,我们会想法设法说服我爸,
让我爸欣然放行。
而我妈以前在朝阳区有一批志同道合的麻友,
但不曾想后来妹妹搬家到海淀
而海淀知识分子居多
地广人稀,麻将馆很难一见
没办法,我老妈只能每天中午早早做好午饭,伺候妥我老爸
然后乘一个半小时地铁上朝阳去打麻将
每天来来回回3个小时、10元的地铁,乐此不疲
老妈在北京没几个朋友
有限的几个能说一些家长里短的都是麻友
一直觉得女儿不求上进
看不得她昏天黑地地睡懒觉、网购、打游戏
但当她要学打麻将时,我们全都热心地好为人师
一点也没觉得这是玩物丧志
对她打麻将的不开窍,还痛心疾首,觉得她朽木不可雕
论起打麻将的技术,当推我老妈
我们给她起的绰号是:麻坛常青树,赌场不倒翁
此言不是恭维,老妈纵横麻坛近30年,赢多输少
以前在朝阳区打小麻将,几乎每次都赢个几百
而输也就几十
和我们自家人打,即使一开始输得连连败退,但总能反败为胜
技术第二的是我姐,不管是和家人还是外人,也是十打八赢。
我的技术不算好,也懒得算牌
但对账单上的 冠军总是我
家里麻将水平自诩为最高,但屡屡败北的是我老爸
喜欢打麻将,每次打麻将还嘴里念念有词
着急自己牌不好,运气不好
我们觉得他心理素质太差
如果他拿了一手打牌,我们从他的喘气声和手的抖动状都能推测得出
对我老爸来说,每每输钱,让他很难体会到打麻将的乐趣
所以他从不在外面玩,多小的也不玩
但是会陪我们玩
特别是遭受新冠病毒的洗礼后
开始是金钱如粪土
和我们打麻将很有散财老爷的味道
这次我一回来,第一句话就是:
回来了,我输你一点钱,给你报销路费
大气、豪气,与以前爱钱如命的样子迥然有别。
前一篇:种地梦破灭
后一篇:2023年0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