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姐妹那点事儿
文/申子
我有一个大家庭,兄弟姐妹有八人,其中女子妹六人。父母虽没文化,但老人家在世时,把这些子妹的家常俚短,打理得蛮清楚,从来也不要我操心。可是现在,老人均已仙逝,我这个“京官”这次回湖南老家邵东乡下,在家呆两个小时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和子妹道家常。
用不着发通知,我一进家门,姊妹及其下一代几十人就围上来了。大家七嘴八舌、叽叽喳喳、嘻嘻哈哈,好不热闹,无需我多言。他们尽情地谈自己幸福的事、快乐的事,也谈不幸的事、苦闷的事、受委屈的事、吃亏的事,还有个人发展的困惑、家庭矛盾的事和子女教育的事,提出了一大摞具体问题,我只是张开耳朵听,似乎一个问题也解决不了。
吃饭时,我好不容易找个机会,断断续续地说了些自己的想法:
“现在父母不在了,我们姊妹天各一方,每个人、每个小家庭自己要好事为之,多保重自己。在农村的三家子不要想着去打工了,年轻时外出赚不了钱,年纪大了就更难了,在家把孩子带好,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种好,丰衣足食就是幸福;当老师的大妹和妹夫只要想着如何把书教好就行了,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当公务员的二妹不要去想“提拔”二字,工作问心无愧最好。‘前途’二字靠自己,自己有一块多大的泥巴,就做一个多大的菩萨,一切顺其自然,不要强求”。
“姊妹之间要互相帮助,但这种帮助是极为有限的,一切都得靠自己。当然遇上天灾人祸等特殊困难,大家还是要帮点忙。晚妹家庭困难,这次她小孩子住院花了万多元钱,我送上4000元,你们也可帮助点。快过年了,在农村的我给每人送200元的慰问金,在城里的就免了。乡里乡亲的红白喜事,一定要替父母还情。我每年给2000元钱,由农村的姐姐还人情。”
“姊妹之间、各个小家庭里、以及与邻里相处、个人在单位上与人相处,一定要‘和气’。什么是‘和气’?就像我们现在吃饭时,有烟气、有酒气、有饭菜的香气,也有不讲卫生的外甥身上散发出来的臭气,这些气搅拌在一起,吞到肚子里享受,就是‘和气’。怎么才能‘和气’?最根本的要学会‘受气’,肚量大的‘受气’多,鸡肠小肚的就‘受不了气’。做人眼皮子不要太浅,嘴皮子不要太尖,脑袋瓜子不要太精,练一练别人把你的牙打掉,你能不能‘和血吞’的功夫?”
“人要有出息,最重要的要学会‘吃亏’。为什么‘吃亏是福’?与人相处,如果别人都觉得你‘沾光’了,或认为你处处‘沾便宜’,别人就会眼红,就会妒嫉你,麻烦事自然少不了。如果他人都觉得你吃亏了,就会同情你,帮助你,好事也会接二连三。你们在单位工作的年轻人,一定要想着多做事、做好事,多锻炼自己的能力,至于待遇、提拔方面的事留给别人去考虑。要有吃几年亏的准备,吃亏越多,出息越大。吃三年亏不行,就吃五年亏,吃五年亏还不行,就吃十年亏,相信老天爷是公平的,付出总有回报!”
“你们那点事儿,我一个具体问题也解决不了。我能帮助你们的,就是这点‘想法’。今后我也只会和你们谈‘想法’,你们自己去想‘办法’。”
两个小时不知不觉地过去了,饭后,我们来到父母的坟头跪拜,不胜凄婉,不知到了天国的老人家今年如何过春节?
怀着拳拳之心,我们姊妹又各奔东西了┈┈
永远那点事儿,永远是那种想法,那种牵挂,那种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