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陪着老妈看《王贵与安娜》,最终王贵的亲情战胜了沃伦斯基的爱情,我不想评价《安娜卡列尼娜》,但是很明显《王贵与安娜》是借鉴了《安》书,因此不论结构还是内容都比《金婚》要好多少倍。只是安娜卡列尼娜的生命是一场悲情的戏剧,而王贵与安娜的生活却是朴实而又丰厚的喜剧。因为年代的原因,安娜嫁给了王贵,她失去了给予沃伦斯基爱情的机会,却获得了王贵给予她的爱情。舍弃自己爱人的彻骨的痛,永远铭刻在她与沃伦斯基之间,但是在女儿遇到同样的婚姻问题时,她给出的答案却是,要嫁给一个爱自己的人,而不是一个自己爱的人。原因很简单:爱自己的人会毫无怨言地爱护照顾自己一辈子,而对于自己爱的人,只能无怨无悔地去爱去付出,走过一生的崎岖坎坷后,怎样选择,道路很明确了。在看到安娜拒绝沃伦斯基的一场戏时,我落泪了,看着安娜撕心裂肺的痛,我的泪不禁地流,但是安娜的选择是正确的,我坚信,生活的磨砺胜过一切。进入不惑之年,她已经成熟了,她明白在自己的生命中什么最重要。
只是我不禁在想沃伦斯基会怎么样,他的痛不亚于安娜,为了这份爱情,他苦苦等待了20年,终于在美国安家落户,他以为自己可以带着一生的挚爱奔赴自己的幸福生活了,他的爱却早已逝去。沃伦斯基的事业也许正是这种20年的期待和折磨铸就的,只是在拼命创业后,发现所爱仍在天涯的时候,人何以坚强,如何面对呢。影片中没有诠释,我也无从知晓,只是觉得隐隐的痛在心头,让人夜不能寐。
难道人就不能找到一个既爱自己,自己又爱的人吗,如果这样的两个人在一起,到底谁爱谁多一点,谁更享受另一方的爱呢?
呵呵,我仿佛陷入了一个自相矛盾的论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