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以前,我就有写日记的习惯。说来脸红,还是上中学的时候,有一次,我爸爸突然对我发火,说什么我不爱搜集材料。学完的课本一扔了事,不像他那么爱读书,珍惜书本和手头儿的资料。的确,他老人家一辈子写诗做画,是个纯粹的文人,我们姐妹俩一直很羡慕.然后,他说:"从现在开始,你写日记吧!"没想到,这句话点亮了我,成了我日后写作的起点.
上大学中文系时,我又读到了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不知为啥感到这种日记体的写作形式与我的心灵特征非常吻合.于是,我更加喜欢上了这种写作方式。大学期间,可能是因为年龄的增长,我以一个青春期女孩子丰富敏感的心理去观察去记录,日记写了一本又一本.等到毕业后,我开始整理这些东西,发现它们早已自成一家,是一个完整的校园文学的读本。在那里,我不仅把自己,把我宿舍的姐妹们,包括90年代初的大学中文系都写活了。我欣喜若狂,开始尝试发表和出版。
2001年9月,随着春风文艺出版社在昆明书市的复出,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等待玫瑰>也作为畅销书隆重出笼了。次年,春风社又重点包装了郭敬明\张悦然这对儿"金童玉女".而我在第二部小长篇<唇红齿白>(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3月)出版时,正好生完双胞胎坐月子呢.好在怀孕期间又写下了八大本育儿日记,我一方面暗暗着急,担心在文学之路上的脚步要落后于这些80后的小弟弟小妹妹们,一方面积极寻找知名出版人。2005年夏,我接到了长江文艺出版社金老师的电话,要求我把双胞胎的照片发给北京方面。我很高兴.要知道,"金黎组合"是许多作者梦寐以求的金牌出版策划人,<狼图腾>等就是他们包装出的杰作。
不料,以我这样一个"70后妈妈"的身份,2006年还在图书市场上打拼,早已不是"80后"和"90后"年轻作家们的对手了.所以,一直到2007年初,我才正式与长江文艺出版社总社牵约.2008年1月,北京图书定货会才见到了我的新书<我的双黄蛋——白领女性育儿手记>.在等待出版的两年半时间里,没有人能够理解我的焦躁和失落感.一方面,我每日怀抱着两个嗷嗷待哺的婴儿;一方面,又是对自己前途和事业无休止的期待……2005年正是博客写作最火热的时候,我曾经注册了一个地址,可是由于脱身不得,一直没有写东西。直到2007年5月底,才开始在博客上写一点儿文字。两年多全职育儿,我几乎变傻了,什么都不会,又不好意思询问别人,就那么瞎弄。清楚地记得,因为不知道怎么在育儿博客上自荐文章,我把文章地址全写成了博客地址,急得亲子中心的高编辑通过家有双胞胎圈子的圈主沙和尚逼我修改.我还傻乎乎地不知道出了什么错呢。现在想起来,真是可笑之极!
就这样,我慢慢地把自己写在日记里的经过整理和再创作的孕育感悟和早教观念发在博客上,居然得到了众网友们的好评,点击率直线上升。我渐渐恢复了一点儿生命的元气。要知道,我怀双胞胎的时候体重比孕前增加了八十斤,临产时变成了二百斤的庞然大物;产后一年多每天的睡眠时间不过五六个小时.几年的育儿生涯弹指一挥间,等到重新审视身边的人和物,发现大家买车的买车,买房的买房,不是拿到了博士学位,就是拿下了一个或两个课题。而我呢,除了收获了一对儿双胞胎,好像什么都没有。可以说,我把自己完全放在了新浪亲子博客里,变成了一个十足的全职妈妈。孩子们三岁半上了幼儿园之后,我满以为这下自己有时间重新开始职业生涯了.谁曾想写博已经成为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不仅时时牵挂着它,而且根本就是欲罢不能.于是,我决定保留这个博客,保留我那张新鲜的面孔.我愿意以"阿兰"的身份继续与圈里圈外的朋友们交流,更希望在业余时间里把"阿兰和她的双黄蛋"的育儿心得与大家分享。
值得一提的是,新书<我的双黄蛋——白领女性育儿手记>正式出版后,新浪亲子中心的编辑们热情地为我制作了新书主页,并出了图标,由新浪读书频道的编辑们主页和焦点推荐,打小公告等,甚至在新浪首页推出。老实说,我打心眼儿里觉得这几年的写博没白费,我已经把许多的人当成了知心朋友和好姐妹。这使得我枯燥的育儿生活不再那么无聊。如果他(她)们很长时间没有露面,我甚至会主动敲门,去探望一下,看看他(她)们的孩子有没有长大或者取得了哪些小的进步。如果哪位几个月不更新,我甚至会想像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是不是有了新的变化,给他们留言一旦有时间了一定到我那里小坐片刻。博客,委实成了阿兰的会客厅.试想一下,每天送孩子去幼儿园后,回家收拾停当,端坐在电脑前,等着朋友们来敲门,这是怎样惬意的休闲时光?要不是来自单位的压力大,我真是放不下这个寄托情感和交流思想的好地方。我甚至想像着,若干年后我退休了,一定开办一家类似的育婴机构,让大家好好地在一起聊聊人生,谈谈孩子……
再次感谢新浪的编辑和一直以来关注和支持阿兰的朋友们.博客,让我原本沉重的一段人生经历变得有意义和有价值.但最近半年来我有些手懒了,写的博文也自觉不如先前那么有激情了,为此愿意继续接受大家的造访和建议。谢谢大家!祝09年大伙儿都有新收获!祝孩子们开心健康每一天!
(附:阿兰已出版的书.到现在还跟80后的小孩子们挤市场,汗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