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士兵突击评论:关于删除原作连长形容成才“望月猴”的个人理解

(2008-01-20 11:19:07)
标签:

士兵突击

成才

连长高城

康洪雷

兰小龙

娱乐

    看到了“有狗万事足”圈友写的【士兵突击】我们,将不再沉默(持续更新中......) http://tieba.baidu.com/f?kz=273614619 
当中有一个细节引起了我的注意,是兰编剧本中有的却被康导删掉的,那个细节在那个帖子的第257楼,背景是连长伍六一内定兵的名单的场景,伍六一说成才有点假,连长说成才是望月猴。有狗万事足的原文是这样的(中括号包含的那几段,她文采相当好):

高城显然已经对成才的情况想过很多:“简单问题复杂化,以为没人知道他的想法,其实屋里这三位恐怕没个不知道他想什么要什么。他是望月猴,攀枝上瞪着月亮琢磨,我要上,有多高我爬多高,可他不懂得他得先着了地,做成了人,造了火箭飞上去。我等着他着地的那天。” 

以前以为高城用猴子比喻自己是偶然,现在知道了,原来他也曾用猴子来形容成才。哈哈哈,钢七连一群大大小小的猴子对着太阳活蹦乱跳…… 

“我等着他着地的那天。” 
和老A的对抗,成才狙击了好几个老A,高城以为他着地了,然而他没有,他蹦到别的枝头上继续望月去了。 
高城把酒喝了,说:“好。” 

在草原的那一个晚上,成才趴在高城的肩头尽情地流泪。他终于着地了。高城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然而,听高城讲过这段话的史今已经退伍了,伍六一也复员了。 
高城,早已失去了左膀右臂的“老七”,父亲一般地抱住成才,给了他最终的肯定;然后跳起来去骂另一个“儿子”,逼他思考,等他决定。 
我真的希望导演没有把这段评价删掉,因为它太重要了。]



    这些细节是她体会出的诸多细节之一,她分析得十分细。其实我跟她一样,一开始也对于康导为何把兰编望月猴的那段删去很不理解。因为兰编的剧本的一大过人之处就是“草蛇灰线,伏延千里”(引用脂砚斋对曹雪芹作品的评价,也许有点过高了),一个微妙的细节,不让人注意的动作,往往就揭示了一个人将来的人生轨迹,所到之处让人感慨万千,而望月猴正是点清成才发展趋势的一大伏笔,而将成才既照着性格自我拼搏又跟着命运随波逐流的过程娓娓道来,可见是一个极其精彩的地方,照理说这么经典的台词康导师不该删去的,可他恰恰就是删了,为什么呢?

    其实,如果倒过来想反而更容易理解。假设这个台词加进去了,会有什么样的一个后果?先撇开剧本不说,康导在执导的过程中最注重的是什么?我觉得他最注重的是剧种人物性格特点的鲜明。士兵突击从演员表演来说,一大特点就是从主角一直到跑龙套的角色,每一个人都好像能从电视机里在身边活跳出来一样。同样是兵,领导远远不是那些只会讲讲空道理的boring角色,士兵也决不是那些正剧题材当中那些脸谱化的英雄形象,连同最不受人待见的张干事也能让人第一印象就很坏,然而也会在细节中有可爱的地方。第一印象说的是角色把握的准,就像那些远程精准射击那样;而平时字里行间细水长流出的东西却让人物的情感慢慢渗透到观众心田,有这么两下子,而且所有角色都有这么两下子,是康导作品的制胜法宝。

    这样我们回过头来看望月猴,这是在新兵连,连长把成才形容成猴;镜头一转,钢七连解散到只剩他跟许三多的时候他又自称自己是对着太阳活蹦乱跳还以为天天向上的猴。两次出现猴了,是让连长和成才作比较吗?其实钢七连解散的那一段跟成才没什么关系,两只猴子也没什么可比性。但是整部片子动物的比喻才出现过这么两次,会不会太引人注目,让读者去挖空心思理解两只猴子的联系呢?在那种情形下这样的比较不太合适,有误导观众的嫌疑。镜头再一转,到了最后,老A们在晨晖之下在波光粼粼的湖面泛舟前行,袁朗对成才一切考验都结束了,说“你们知道我在你们这个年龄最想你们三个中的谁吗?是你,成才。”,一段颇具分量的肯定让许三多和成才这两个在下榕树一同出发的年轻人再次相聚在一起,也结束了整部剧。如果成才的望月猴的比喻依然历历在目,难道袁朗还是整部戏的第三只猴子?所以,把成才也比喻成猴子有误导观众认识剧中人物形象的嫌疑,将人物鲜明的形象模糊化是康导拍戏一忌。尽管是个很好的伏笔,纵观整部片子的人物形象设计,康导还是很不忍心的删去了。

    上面是我的一家之言,也欢迎大家讨论。看圈友文章的同时,我越来越觉得自己文笔一天比一天差了。跟广大圈友文采比起来,我写的实在不值得一提,不过还是希望和大家分享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