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了北方的寒冷清爽,往往适应不了突如其来的炎热。北方,冬天和夏天永远是那样的漫长,春天和秋天却很苦短!常常来不及感受春的温柔与秋的哀婉,时光便会将你置于冰冷的冬季或者炎热的夏天!
这个五一,就是突然炎热起来的。本来决定领着母亲去姜太公钓鱼台,谁想天气突变,犹如蒸笼,让人望而却步!
五月七号,天气有所收敛,我按照计划携母亲前往。知道吗,“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潇洒与豁达让人多么向往!
姜子牙钓鱼台属国家AAA级旅游区、陕西省重点风景名胜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区,位于宝鸡市陈仓区天王镇境内,南依秦岭,北望渭水,总面积约200平方公里,距西安150公里,宝鸡3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钓鱼台的山门,鲜花迎接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
迎面而来的汉白玉质的姜子牙雕像,屹立地宫封神宫之前,演绎着“伐纣兴周”、奠定周朝808年江山的历史故事。
太公昂首挺胸,面北而立,身着道袍,后背文卷,长须飘胸,踌躇满志,一幅仙风道骨、济世救民的政治家、军事家的威武形象!
没着这条小路便会进入景区
沿路的万神宫,为仿汉阙式窑洞型建筑,内奉有姜太公所封三界天仙和三百六十五行神祗,共计二百六十五尊,为陕西之冠.
万神宫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wbr>[ <wbr>西西游记 <wbr>]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wbr>[ <wbr>西西游记 <wbr>]](//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很具有西北风情的红肚兜
站在这儿,美丽的钓鱼台景区映入眼帘!
钓磺灵矶。高约三丈,重约四百吨,传为姜子牙钓鱼得磺之地,史载有2400年历史,石上有清乾隆五十九年宝鸡知县徐文博手书“孕璜遗璞”四字,是“宝鸡外八景之一”。
“孕璜遗璞”, 璜乃玉名,遗是赠送之意,璞即含玉之石。姜子牙钓鱼得石后不久,便被周文王访贤拜为丞相,于是,钓鱼台为姜子牙的发祥地,璜石乃灵气之石。由于这个典故,人们心中有所求时,便会取一石丢于其上,以圆心中梦想。久而久之,便形成习惯,人们每来必要丢石,圆了不少人的心愿。![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wbr>[ <wbr>西西游记 <wbr>]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wbr>[ <wbr>西西游记 <wbr>]](//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呵呵,难道是子牙当年所戴“斗笠”?
还是先去拜访姜太公吧,他门前正立着四棵千年“唐柏”!
太公庙,唐朝贞观年间奉旨所修,内奉姜太公,系钓鱼台主庙。姜太公即姜尚(姜子牙),周代齐国始祖,原在商朝为官,晚年弃官隐于磻溪,后遇文王于渭水之阳,被拜为军师,因辅佐武王有功,封于齐。
太公庙前的河里,有一神龟
放大看看
没着这座小桥,是“三清庙”大殿。
“三清庙”为硬山式明清古建筑,内奉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姜太公之师)、通天教主等道教最高神祗,并有著名的“八十一化”道教发展史图。
三清庙门外,一对小青年在休息,坐在这儿怕不合适吧,不过挺浪漫的!
出了“三清庙”,又上文王庙大殿。
大殿为文王庙中主建筑,为九脊九龙七象十一琅歇山式结构,文物价值极高,内奉周文王。
没着马旁边的路直上几百米,便是著名的钓鱼台水库
要是雨季,水库的水会从 “太公洲”这三个字溢过来,形成40多米高的瀑布,瀑布飞流而下,如白练垂挂,似银河倾泻,壮观无比,充满诗情画意。
水面达20万平方米的钓鱼台水库,水清晶莹如镜,山色树影,尽收水中。
还是先坐游轮欣赏欣赏宽大的磻溪峡谷吧
这儿也是年轻人的乐园呢
他看起来很专注哦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变得这样爱拍照呢
只有这一对是在用心欣赏
人们都起来拍照了,只有母亲很听话
清泠泠的河水
北方,这种青山绿水确实不多见,除非在景区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wbr>[ <wbr>西西游记 <wbr>]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wbr>[ <wbr>西西游记 <wbr>]](//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磻溪峡谷天然垂钓处
里面也有许多景区呢
下了游轮,母亲很勇敢,竟然从最上面遮阳伞的大坝哪儿,一直下到大坝的半山腰这儿。这就是雨季瀑布从天而降的地方,手就可以触摸到水珠,那种感觉真是很惬意!
下得山来,千年古柏诉说着动人的故事,往事如云烟般远去,留下的只是历史的回忆!![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wbr>[ <wbr>西西游记 <wbr>]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wbr>[ <wbr>西西游记 <wbr>]](//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母亲在太公庙侧面的留念
太公庙前的“滋泉”
竹筏会让人想起江南,是不是也仿佛回到了儿时?
有3100年历史的钓鱼台遗迹,姜子牙垂钓的膝印竿痕犹存,“文王访贤”、“愿者上钓”等历史名典生动地叙述了姜子牙在这儿十年隐居的垂钓生涯。
这样看是不是要清楚一点
跪石上面是钓鱼台碑亭
再往里走,是著名的“滋泉”。“滋泉”,人们休闲的天堂!
无语也是情
路边的这个画面,恬淡而质朴,让人犹如回到了古代?
母亲说这个树形好,应该照下来
马上要出山门了,心中多了几份惆怅 !
再见了,姜太公,您的子民会永远记住您的!
太阳快落山了
呵呵,秦王陵的广告打到这儿了?
再见了,我的太公庙,再见了,我的美丽的钓鱼台!
也许只有在这儿,才能真正感受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美丽典故,也只有在这儿,外面的浮华与聒噪与自己又有什么关系呢!
喜欢姜太公钓鱼台,喜欢这儿的一切一切------尤其喜欢它的安宁、喜欢它的恬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