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三大盘走势预测!

(2008-03-11 16:17:56)
标签:

股票

分类: 大盘分析
 

http://119.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8/3/11/12/20/1193a36fd3a.jpg

“光头小阳”应该不是“一日游”!

证券市场统计数据

   

1、3月10日,国内股市深沪两市总市值26.82万亿元,占GDP 108.76%;
    2、3月10日,国内A股动态市盈率35.56倍(预测07年所有上市公司);
    3、3月10日,沪深300动态市盈率31.2倍(同上);
    4、2月25日至2月29日,投资者新增A股开户数434559户,2月25日至2月29日,投资者新增基金开户数118807户。

今日市况  

   两市周二受到周边股市大跌影响顺势低开,多空双方围绕4100点展开争夺。市场在2月份CPI数据公布后经历了一波放量下挫,再创年内新低后呈现震荡上扬格局。大盘蓝筹股中的金融、地产等表现一般,而煤炭、石油板块走势强劲对股指形成拉动,带领指数收盘翻红,成交额则出现明显的萎缩,说明目前多空双方表现都较为谨慎,两市因此仍将延续弱势震荡筑底格局。

  整体来看,经过了近期的连续调整,市场风险在逐步得到释放,特别是作为价值核心的蓝筹品种。目前市场的担忧一方面来自于CPI数据公布后是否会有调控政策的出台,另一方面来自于在美国尚未摆脱次债危机的情况下、对于上市公司业绩持续性的担忧,这些担忧恐仍需时间去逐步明了,特别是上市公司业绩的持续性方面,将是直接影响市场估值水平的主要因素,投资者对于今年一季报的情况仍需密切关注。

昨日观点;周一的下跌应该是报复性下跌,报复的针对性也就是管理层的不作为。既然大盘走出破位下行的态势,那么下一站将是何方?4100点将是接下来的支撑,不过既然盘整了这么久,4100点够戗抵住汹涌的抛压。4000点整数关口附近应该能阻挡一阵子,毕竟跌破这个位置就是三千点的天下了,投资者的信心会受到严重的挫折,恐慌也会肆虐。预计周二大盘应该还会探底震荡。大盘今天运行情况来看,4100点果然被击破,创出了4063点新低后方才反弹。

4200点关口作为市场普遍认同的"政策底",继昨日第三度失守后,无疑会引发部分逢低买盘进场博弈反弹;不过,考虑到当前市场人气涣散,持续做多的动力暂时难以看到,但政策面方面短期内加息的可能性极高(3月份是加息最有可能的月份),从而令后市反弹的想象空间还不是很大,所以短期市场不明确的情况下,观望依然是大部分投资者的主题。

后市展望

今日公布的cpi数据高达8.7%,使得短线投资者对后市政策面的调控有所担忧,这个对加息的担忧仍将成为近期的主要忧患,尤其是下半周会不会产生周末效应,这点投资者要提前警惕。

虽然今天是缩量格局,不过这根光头小阳线还是比较好看的,加上美股已经连续三中阴,不出意外今晚会上涨,港股也连续两天反弹,明天在周边金融动态中不会存在压力,若消息面没什么负面影响的话,股指周三有望继续小弹,回抽5日线附近。

(不过对于目前反弹空间不要看的太高,提防下半周因加息预期给市场带来的周末效应!)

 

仿真股指期货点评 

沪深300   4441.18   收盘涨0.22%(9.6点)

IF 0803; 4520.0    收盘跌2.70%(-125点)

IF 0804; 5026.8    收盘跌0.53%(-26点)

IF 0806; 6250.0    收盘涨1.16%(71点)

IF 0809; 7317.0    收盘涨3.01%(214点)

一般来说,从期指开盘后能直接预测到15分钟后现货指数的开盘情况,低开或者高开都能提前预知,而且从开盘后的力度也能检测到现货市场的波动,所以股指期货是个好东西,它能让你在两个方面看待市场问题。从今天来看,远期合约0809在现货市场杀跌中两度翻红,这说明什么?有人已经大胆做多了,很简单的类推可以得出,今天有短线机会,果然,11点过后现货指数开始快速反弹。并且震荡上扬一直保持到收盘。那么为什么近期合约这么弱?0803和0804都跌了,尤其是0803跌了100多点。原因是0803合约马上就要到期了,0804也就快要成为当月合约了,我们可以看0803合约和现货市场目前依然有100点的差距,这也就说明差距仍要继续缩减,所以他没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