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机构预测下周走势及周边股市收报点评(附图)!

(2008-03-02 09:10:06)
标签:

股票

分类: 大盘分析
  

上周在“国际金融动态”栏目中重点说到,全球股市横盘震荡,走势几乎如出一辙,套用Jefferies Co机构首席市场策略师霍根所言;“现在股市中有这么两种人,第一种人相信股市差不多已经到底了,他们已经开始为下半年的股市作好准备,挑选业绩前景良好的企业股票;第二种人认为股市尚未筑底,因此每次股市反弹都是售出股票的机会。股市的波动就是这两种人的拉锯战造成的”。因而震荡行情仍然会占据近期走势。

恒生指数2.29日(周五)走势

恒生指数收报24332点,下跌260点,跌幅1.06%.港股29日跟随美股震荡回吐, 市场关注美国经济数据低于预期, 拖累恒指早盘大幅低开,所幸国内走的比较稳当,也使港股在下午跌幅收窄。恒指在过去三日上涨5.7%之后,投资者进行获利回吐,然而市场交投温和,表明获利回吐压力不是很重。在图形上来看,港股走势有几分像圆弧底走势,目前平台比较扎实,接下来若能走上40度角的反弹通道,则后市会比较乐观。(下图为恒指走势)

 http://119.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8/2/29/19/9/11902c9c93f.jpg

美国道琼指数2.29日(周五)走势

道琼指数2.29日收盘12266点,下跌315点
和上波反弹一样,三连阳后又遇到了阻力,只不过这次重挫的力度更大,竟然出现了2.5%的大阴线,导致了欧洲股市全部绿波泛滥。美股的这次下跌主要是因为美国国际集团蒙受巨额亏损、戴尔公司盈利下滑等利空消息沉重打击了市场情绪,接连加大经济衰退忧虑。美股的下跌必定在周一会影响港股大幅低开,国际走势令人堪忧。由于这根阴线的杀伤力比较大,上方的短期均线若不能尽快收复,则对反弹非常不利。
(下图为道琼指数)

http://122.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8/3/2/8/21/1190ac34f64.jpg

日本日经指数2.29日(周五)走势

日经平均指数全日收报13603.02点,下跌322.49点,跌幅2.32%.因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对美国经济的悲观言论引发市场忧虑,日圆兑美元升至近三年来高位,出口商和金融类股走低。美股的大跌应该会在周一迫使日经跌破所有的短期均线,13000点整数将面临挑战,估计下周一开盘就会是在这位置。总体来说周五日经的跌幅基本是亚太地区跌幅最大的,底部形态还不是很扎实。目前的调整的格局依然会维持。(下图为日经走势)

http://121.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8/2/29/19/11/11902ce5587.jpg

点睛之笔下周一有好戏看了,政策上的三只基金发行利好将PK美股大跌。谁会占上风?假如没有别的消息辅助,我感觉多头比较悬。首先来看美股大跌,美股大跌必定影响港股,日本日经等亚太地区股市大幅低开,这点无悬念,而港股的下跌会对国内形成反压,这是比较不利的。我们再看基金继续发行的利好,连续三次的发行,第一次使股市暴涨8%,接下来一次比一次幅度小,上周基金发行反而下跌。连续的发行竟然让投资者感到这是惯例,丝毫没有第一次的新鲜感了,这是市场被“娇生惯养”后的后遗症。当然,假若空头占据上风,他也会留有几分余力,或许不会对多头下狠手。毕竟下周两会召开,关于印花税的传言将逐渐水落石出!

 

(图片若不能正常显示,可参照本人搜狐博客)

 

十机构预测下周走势

目前的指数机会有限

  周五大盘震荡扬升,上证指数以5日均线为依托,继续展开反弹行情。由于申购新股中国铁建的3.1万亿资金于周五解冻,同时在消息面上,证监会尚福林主席发表"从制度上发挥市场资源配置基础作用"的讲话,"两会"来自证券监管机构代表委员建议降低证券交易成本,均有利于大盘在4300点位置下方形成短线支撑。金融板块以及中国石油
等一线权重股的反弹,继续成为带动周五市场反弹回升的重要动力,同时,上涨的个股家数再度明显多于下跌的个股家数。供水供气、交通设施、电力设备、旅游酒店、教育传媒等板块轮动活跃,市场预期自主创新、节能环保、三农、医改等问题将在"两会"中讨论,使得相关个股具备题材炒作价值。不过,两市的交投仍旧无法放大,显示在再融资、限售股上市等资金面压力之下,场外资金仍旧处于观望之中,从而限制了股指的回升空间并增加了后续市场出现反复的可能性。总体来说,目前的指数机会有限,更多以相对低位的震荡整固走势为主,赢利方式在于短线个股的快进快出。操作上,对于具备"两会"题材的概念板块可加以关注。(广发华福)

  市场主线逐渐显现

  今天已经是市场在年线下方的第六个交易日了,自从股指跌破年线以后,成交量便一天比一天减少,市场的信心发生了部分变化,但管理层的各种暖风频吹,又使得市场感到了底线已经不再遥远,至少表明管理层并不愿意市场陷入熊市。但技术走势告诉我们,市场信心的恢复还需要一段时间,管理层的后续态度对市场的运行将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银华投资)

  短期有望稳中有涨

  周五沪深股市总体比较平静,市场观望气氛比较浓,成交不是很活跃,但与前些日子相比,盘中没有明显的跳水动作,表明市场信心已经开始得到恢复,再结合两会召开对稳定的要求来看,两市短期有望出现稳中有涨的行情,但涨幅也将比较有限,其一是股市运行的内在矛盾还没有实质性解决,其二是三月下旬的台湾大选也牵动着广大投资者的心,不稳定因素将使反弹空间难以拓展。而且,股市自身的结构性矛盾仍比较突出,大规模的结构性调整也使得权重股很难在短期内很难带动大盘大幅反弹。所以,投资者目前宜逢低介入中小市值的成长股,回避调整不够充分的大盘权重股,以平和的心态对待目前的股市。(东海证券)

  反弹呈现轮涨态势 下周继续看好

  伴随金融板块以及中国石油(601857)等一线权重股的反弹,今日大盘走出了震荡向上的运行格局,上涨的个股家数再度明显多于下跌的个股家数。但两市总体交投仍然有限,市场观望气氛依然浓郁。市场后期走势若要有突破性的行情,中石油的上涨是不可避免的,近期市场对中石油的估值的争议比较大,但中石油也有可能随着石油价格的进一步飙升,形成突破性的行情。后期大盘仍可保持谨慎乐观。 虽然市场人气在前期受到重挫,短期内很难形成有冲击力度的上攻,一般情况下这是较为明显的低部特征,操作上可以选择底部形态明显的个股,布局中期行情。(益邦投资)

  两会相关题材继续上涨

  周五下午大盘保持强势震荡,创投科技、环保新能源等热点继续强势拉升,菲达环保
等个股异军突起。由于市场预期自主创新、节能环保、三农、医改等问题将在两会中讨论,因此相关的题材个股短期进入到炒作高潮。短期看大盘有望继续反弹,投资者应以持股为主,对与两会预期相关的题材热点可短线操作,但应注意下周预期兑现后可能出现的冲高回落。(北京首放)

  蓝筹股能否上扬将决定大盘走势

  午后大盘逐步回落,上涨个股减少。 交通设施板块由于中集涨停而今天处于板块涨幅前列。奥运板块、旅游酒店类个股跃,钢铁、券商、农业股处于小幅整理。 整体看来,蓝筹股群体能否止跌上扬将决定大盘的选择方向,投资者应关注市场热点的变化,操作上谨慎参与。(山东神光)

  大盘缓慢盘高,略有持稳

  周五下午深沪大盘继续震荡,略有站稳。盘中可见,由于权重股的回稳,部分稳定了大盘。个股维持活跃态势,板块轮动明显。部分创投概念股、新能源股、有色股、石油股、交通运输股等居升幅前列,成交一般,显示投资者心态谨慎。技术上,上证指数跌势仍在,目前支撑位在4080-4110点区域附近,阻力位在4530-4560点区域附近。操作上,仍以控制仓位为主,注意权重股表现。(联合证券)

  大盘延续震荡向上 热点快速切换

  盘面:深沪大盘维持震荡走强态势。由于权重股拉抬,稳定了大盘。个股表现活跃,部分石油股、有色股、航天航空股、交通运输股等居升幅前列,但成交不甚理想,显示市场心态仍谨慎。昨天一度走强的农业板块与上海本地股今天出现回落,市场热点仍然处于快速切换之中,有些板块启动是游资行为而有些则是机构参与。技术上,上证指数跌势仍在,支撑位在4080-4110点区域附近,如跌穿会测试3940-3970点区域。阻力位在4530-4560点区域附近。估计后市继续震荡。操作上,仍以控制仓位为主,注意个股节奏。(天信投资)

  大盘反弹可能到位

  两市大盘上午震荡走高,午后冲高后回调,目前来看,上证指数这一小级别反弹可能接近到位,4400点一带构成主要压力,市场热点凌乱,成交量未能放大构成后市隐患,中期不容乐观,建议保持谨慎,逢高减磅,轻仓观望。(申银万国)

  量能不足制约了大盘上行的步伐

  今天深沪两市指数震荡反弹,权重股表现较好,个股表现良好,但量能不足,市场观望气氛仍旧浓厚。综合来看,中国石油回升,引发了权重股走好,银行股、地产股震荡上行,巨额的申购解冻资金为大盘走好提供了良好的心理支持,但盘中量能未能有效放大,显示了投资者介入的态度并不坚决,观望气氛仍旧浓厚,虽经过前期的大幅下挫,大盘做空的动能得到较好的释放,预计大盘下行的空间不会太大,但再融资和"大小非"解禁等因素仍对大盘走好形成较大的压力,预计短期内股指仍有可能维持宽幅震荡整理的运行格局。投资者应密切注意消息面的变化和盘中量能的转变,暂时保持观望较为适宜。(华林证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