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英国增值税上涨对民众有多大杀伤力?

(2011-01-14 08:22:09)
标签:

英国

增值税vat

物价上涨

经济危机

商家

女王

中餐馆

财经

年一过,感觉寒意扑面而来。天冷,早已习惯;经济环境的寒霜,则冻得人不停哆嗦。

新年大假后返工返校的头一天,英国人发现平日里天天几杯的咖啡涨价了(大部分英国人视咖啡如命);午餐随便吃点啥也比年前贵了;坐地铁搭公车更不必说,价格不声不响早就跳上去了。
岂止这几样,几乎所有的商品价格一夜之间都一路小跑向前冲。


Starbucks(星巴克)的cappuccino咖啡涨了10便士,几乎所有咖啡馆都涨价5%。
麦当劳的巨无霸2.39镑涨到了2.49镑,引领快速食品行业涨潮。
伦敦最出名的一家酒吧The Sports Bar,我们前两月还去聚会的,一杯Stella啤酒从3.10镑涨成了3.80镑。
1-2区的地铁单程刷卡价从1.80镑跳到了1.90镑;公车刷卡1.20镑跳到了1.30镑;过去4年间公交费用上跳了44%。
T-Mobile手机公司短信费每条10便士变成11便士;O2公司的10便士变成12便士。
伦敦最好的旅馆之一Ritz,一夜豪华价4406镑,新年后是4500镑;Savoy的标准间,原来411镑,年后420镑。
看戏是英国人的主要消遣。年后Victoria Palace剧院,60镑的票卖到了62.5镑。
16GB的ipad苹果电脑,原价429镑,现价439镑。
健身中心LA Fitness 月费从39镑升到了44.5镑;Fitness First的优惠套餐也升了10%;名人云集的高档健身会所Third Place的年度会员费从1240镑升到了1290镑。不管是贫民还是富豪,圣诞新年大餐过后喜欢到健身房里挥汗如雨和小肚腩战斗的习惯,恐怕得再三思量了。

衣食住行连发齐涨,一网打尽。烟也涨了,高档服装也涨了,电话、宽带、电视许可费都涨了。涨涨涨,太多的涨,列个长单自己都怕看花了眼。连露天市场的鱼头,原来1镑钱4个,年后居然变成了3个,那卖鱼的中年汉子欲盖弥彰地笑着说“这几个鱼头大”,切。我心里狠狠地啐了一口,想到鱼头的美味忍不住又咽了回去。

也有不涨的。儿童服装、书报杂志、邮票、自行车头盔就没涨,也就这几样没涨了。报纸每天可以看免费的,其他几项基本没和俺的生活接轨。


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英国政府新年伊始正式上调增值税和燃油税激发的连锁反应,仍让民众猝不及防。增值税从17.5%涨到20%;燃油税上调后,每升柴油和汽油上涨约3.5便士。表面上增值税只升了2.5%,实际上你到街上转一圈,发现付出的往往远不止这个数。因为随着增值税的调高,大部分的零售商和制造商都堂而皇之地通过提价来应对,幅度往往超过5%。落到消费者这最后一环,发现近乎所有商品的价格都噩梦般地跳高跳远。

女王领头反潮流。女王纪念品专卖店里的物品一律不随VAT调高而涨价。英国皇室盛名全球,今年4月又逢威廉王子大婚,各类纪念品已早早热销。女王不提价是得人心的明智之举。
跟着女王承诺不涨价的很少,名气大的象John Lewis和Marks and Spencer,决定自行消化,不转嫁到消费者头上。唐人街的中餐馆也在不提价之列,因为多做街坊生意,涨价恐损失客源。外卖店更不敢涨,圣诞前人们存钱等打折,圣诞疯狂血拼后囊中羞涩,外卖都不叫了。随着增值税的上涨,中餐未来经营之路估计更加维艰。



调高增值税将给英国政府带来每年至少130亿英镑,对英国1490亿的高额财政赤字有一定缓解。代价是一个普通英国家庭,按各路砖家调查估算,从此一年的开销平均要增加600镑左右。现政府坚持认为,提高增值税是目前政府减轻赤字的可行措施,比提高收入所得税要强。工党领袖米利班德则认为,增值税的上涨对英国经济复苏将起到负面作用,同时导致失业率上升。一般民众担心点亦在此:经济持续走低,失业率高居不下,手里头没余钱,哪还谈得上拉动消费?
其实英国的VAT在欧盟国家里不算很高。瑞典、丹麦、挪威和匈牙利都是25%,希腊、芬兰、波兰、比利时、爱尔兰、葡萄牙也都在21%-23%之间,奥地利、意大利、捷克也有20%。不少经济比英国落后的,VAT比英国还高。只是英国去年才从15%提到了17.5%,新年刚过迅捷攀高至20%,泻药一般,来得太烈太猛。


物价上涨,失业率上升,工资反倒原地踏步。2010年最牛一个涨字,举着旗子全球招摇拉风。2011年估计它仍然打遍天下无敌手

逛慈善店的人多了,便宜的露天集市去得频了。很多英国白人过去不屑光顾一些少数族裔专卖便宜货的市场,如今也开始为五斗米折腰。朋友电话里聊到,新年刚过房东就说要涨房租。我不禁庆幸,我的房东这里静悄悄。

英国去年底进行了一次“全球悲观国民”调查,抽样调查53国国民对所在国2011年前景的看法。结果,多愁的法国人高居全球悲观者榜首。邻里的英国人也当仁不让地紧随其后,排在第二。2011年,对英国人来说,注定要勒紧裤带,节衣缩食,以求渡过难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