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绅士英国惊人的少年童党暴力

(2009-07-14 12:00:25)
标签:

英国

少年

童党

暴力

滋扰

帮派

持刀

种族攻击

文化

前两天和英国朋友Nick喝咖啡,聊起他的儿子,惊悉他儿子居然被打破头缝针住院。Nick的儿子在英国西南部一座小城上大学,再过几周就毕业了。那晚和同学从酒吧回来,无缘无故就遭了一帮少年的袭击。类似的事件没少听闻,但落在自己朋友身上还是不免惊讶,尤其受害人还是百分百的英国白人。

 

英国的少年滋事臭名昭著。小到破坏公物,辱骂挑衅路人;大到打砸抢烧,持刀群殴行凶。这些少年一般在十一二岁到十七八岁之间。英国的孩子不像中国孩子一样,有山重的家庭作业要完成,下了课主要就是玩儿。父母常常自顾喝酒寻欢,没功夫照顾孩子,大多对孩子疏于管教。于是英国的大街上,经常可见一帮半大的孩子晃悠、玩闹嬉戏、喧哗吵嚷、小偷小摸、损毁公物。还经常以挑逗挑衅路人为乐。英国的童党成行成市,有的属自发娱乐,有的则渗入帮派,如白人帮、黑人帮、阿拉伯帮、孟加拉帮、东欧帮等等。而同样的族群帮派里如黑人帮,又根据地域细划为不同的帮派。帮派之间常因一些争端火拼,火拼常常导致伤亡。当然,也有些受害人只是无意中卷入或无辜的路过者。去年单伦敦就死了上百人,大部分都跟童党持刀暴力有关。多半是黑人少年帮之间的斗殴,死的也多半是黑人少年。令人惊讶的是,如今女童帮也日渐兴盛。滋事女生数量上完全不亚于男生。

 

英国学校对不良少年的处理相当严格,常以开除论处。所以一般英国的孩子在学校都象小绵羊,放学后才“如狼似虎”。开除的做法从长远考虑,感觉更像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权宜之计,反倒容易给社会带来更大的隐忧。英国政府也想方设法解决童党暴力问题,如规定晚上九点后没有成年人的陪伴,未成年人不得单独外出,否则追究父母的监护责任等。不过警察叔叔并不是无处不在啊。何况英国的冬天,下午4点多天就黑了,所以仍感觉晚上到处都是小孩子乱窜。

 

英国的孩子有样学样。大人们喜欢酩酊买醉,每晚酒吧内外和大街上醉卧在地的也有不少少男少女。很显然,酗酒增多对街头的暴力事件产生直接的影响。政府因此对胆敢卖酒给未成年人的酒吧进行罚款甚至吊销执照的处理。媒体和政客们成天讨论少年犯罪和反社会行为的原因,少年暴力犯罪却是有增无减。

 

不知是否受大人影响,很多英国孩子对外来民族都怀有明显的歧视和仇视,他们骚扰的对象多半是外族人。华人因个子相对矮小又生性怯懦怕事外加语言不好(相对来说),成为童党经常欺负的对象。华人经营的外卖店常开到很晚,也是容易遭受攻击的一个原因。而遭受攻击后,一般华人都一忍了之而鲜有投诉。我敢说,来英国的中国留学生和其他华人,大部分都遭受过英国少年的种族辱骂或骚扰。一般忍和避就是了,最好不和他们动手。因为就算打赢了,警察来处理时,大人和小孩动招,外族人和本国孩子(哪怕是黑人孩子)论理,从保护未成年人的角度考虑,吃亏的恐怕还是我们。当然,你若有本事将那些孩子制服,暴力一点也无妨。朋友康刚来英国时,在伦敦东三区一家小镇上开了家外卖店,不时被镇上的少年滋扰。最后康把那帮少年打得落荒而逃。自己虽然也挨了不少拳脚,少年却从此不敢再到他店里滋事,见了他还恭恭敬敬打招呼。当然,这一招可不是谁都可以用的。康当年是国家队的专业运动员出身,怎么说也是一匹骆驼。

 

有时很奇怪,英国成年人的绅士风度世界闻名,少年人却如此的没教养。当然,英国成年人的彬彬有礼之下,深藏着不易被察觉的对外族人骨子里的歧视。在英国呆长了,也能看出来。只是这种歧视相比童党明目张胆的滋扰,总还不至让人感觉危险。

 

伦敦还好,满世界的外国人。不过平时在小巷和偏僻的街边,尤其是晚上,若遇到一群毛孩子,你最好还是绕道避开为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