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歌声赚英镑

(2008-03-02 14:28:56)
标签:

伦敦

唱歌

英镑

过年

唐装

杂谈

要说过年,英国这边也挺热闹。“China in London”的活动在伦敦已是第三年,一如红火。今年又逢中国奥运,有关中国的宣传明显增多。兵马俑展览、中国电影展、中国画展、北京文化展,还有各式论坛和会议。再加上牛津街和唐人街处处挂起的红灯笼,难怪老外都说,如今中国年在伦敦,也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了。答应了国内杂志社的朋友,准备写篇在英国过年的稿子。早就备好相机,准备2月10号这天,好好观赏市中心的花车游行,以及被誉为海外最热闹的春节联欢晚会的文艺演出。

不巧1月底,我意外得知有演出任务。

 

说到演出,提一下戴小姐--一个很有水准的女高音。英国教会合唱团里有她一席;伦敦华人合唱团,她是发起组织者。前年到去年初,我几乎是每周一次雷打不动的热心参与者。一帮年龄各异,背景不同的各国华人,在她的带领和指导下,学唱风格各异、语种不同的歌曲。合唱团后来因故暂停,但我和戴小姐还时有联系,包括吃个饭什么的。听她说有人联系我们表演二重唱,我欣然应允。更乐的是,人家还给不低的出场费,每人每场70镑哦。

 

再说我自己,上学时就发现和被发现声线清晰声音清亮,对五音有特殊的捕捉力和粘附力,在大大小小的舞台上,唱遍了独唱、男女声二重唱、男声二重唱、男声四重唱、小组唱、大合唱的领唱等等。辉煌经历:大学里两届校园十佳歌手(一年级新生蛋还不知道参加,四年级忙论文和找工作没心思参加,系里也不允许)。当年电脑还属星火阶段,更没什么超女快男。校园歌手的知名度基本可以高比珠峰 歌声赚英镑 。工作后参加过两次省会城市歌手大奖赛,业余组里都能进前十,算是有点水平吧,能唬住人的业余歌者(不敢称家,手也免提了)。但我从来没参加过商业性演出,没想到在伦敦,倒成就了第一次商演。

 

花了三晚到戴小姐家练唱,又到钢琴师家里合了一遍。平时坐地铁没事儿就背背歌词,再上youtube 听听帕瓦罗蒂大师如何演绎。准备了四首曲目。两首中国民歌,一首英文歌和一段意大利歌剧的段子。中西合璧,快慢都有。

 

2月9号首场演出,在离伦敦有几十分钟车程的Thamesmead镇上。显目的钟楼下搭起了舞台,周边挂起的彩旗和红灯笼,彰显出中国年的气氛。边上一张宣传台子,发放中国年资料和纸叠的中国龙,还有专给洋人起中文名字的书法表演。小镇上的人们显然都知道当天的活动,虽是大冷的天,拉家带口地都还出来看热闹。我反正是老皮老脸,抓起话筒上台就成竹,不怯场。同去的还有舞蹈的、拉二胡的、舞狮的、舞龙的、太极拳表演等等。说实话,演出的规模和水准都三般。那跳舞的女孩除了漂亮,动作充其量也就中学文艺队的水平。那眼神和站姿,不像练过舞蹈的。舞狮的更差,就知道在场子里颠来跑去穷撒欢,连晃狮头的动作都很生涩。老外反正看不明白,小镇的人也厚道,掌声给得稀落却真情实意。主办方唯一不高兴的,是我们唱歌居然不穿唐装。在他们看来,那是中国的传统服装,过年怎么能不穿呢?所以第二天的演出,我翻出了来伦敦前在北京买的唐装--在英国头一回见人;戴小姐也专程到唐人街买了件褂子--第二天表演时阴差阳错没穿成。

第二场演出,在伦敦东部一个多功能体育大厅里。台子高了,场面大了,人也多多了。增加了少林功夫表演和小提琴独奏,节目也更多彩了。对我来说没什么区别,认真地演,投入地唱。只不过唱到意大利歌剧和英文歌曲时,垂眼看见身上的唐装,多少感觉怪怪。

 

人家说了,四月份和八月份有关中国主题的活动还请我们唱。我的歌声还能挣来英镑,偷着乐了好几回。“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英镑留下。。。”歌声赚英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