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伦敦地铁站里,我刻意避开那幅长城海报

(2007-11-02 12:39:09)
标签:

旅行/见闻

长城海报

伦敦地铁

失踪

拐卖儿童

鞋匠

侄子

长城巨幅画,巍峨蜿蜒。
近期,伦敦的各大地铁站里,都能看到一幅中国长城的海报。按说,我该很自豪,那是我中华的象征。可每天搭地铁时,我却总是刻意躲开它。哪怕我知道那幅画,正好是地铁停靠后车厢门开关的位置。

 

画上逶迤的长城墙上,贴满了寻人启事。上面附着失踪者的照片,写着失踪者的体貌特征,以及失踪者家庭恳请救助的泣求(甚至有英文的“Help”或“Missing”字样),还有联系电话等。

那些寻人启事上的失踪者,全是孩子,中国孩子。

 

这是英国某家电视台,为配合近期播出的反映中国儿童被偷拐贩卖的电视片而做的海报。播出的当晚我在当班,没看着,但我大至能猜到片子的调调。在英国呆了几年,媒体上有关中国的报道,多半是--正面的,或轻描淡写或隐含谨慎观望怀疑;负面的,则高度放大,并以救世主的口吻施以怜悯和满盘抨击。丢孩子,当然是个完全可以抨击的大负面。那段时间,我身边的外国人,都因了这副巨幅海报向我询问诸多问题。我当然不否认拐卖儿童这个丑恶事实在中国的存在,但说中国的失踪孩子都是被残害后割取器官进行买卖时,我忍不住要反驳。据我所知,那不是被拐卖儿童的主流。

 

国内的状况我们都清楚。尤其在城里,大人们随时留意着,不会随便让孩子无人看管独自撒欢。一不留神,孩子就有可能被利益熏心丧尽天良的犯罪团伙或个人偷拐,从此家庭不再圆满,从此骨肉分离永陷痛苦。

 

记得当年哥住的那条街上,有个安徽的修鞋师傅,手艺不怎么样但为人厚道,在街口摆个摊能勉强度日。鞋匠有个儿子,约摸四五岁,正是好动的年龄,虽经鞋匠多次训斥甚至皮肉上刑,还是喜欢一个人到处乱跑。终于有一天,鞋匠发现满山跑的小调皮没了人影,撂下摊子遍寻不见。有人告诉他,看见一个男人带着他儿子坐摩托车走了。。。那条街上从此少了一个鞋匠。我真希望他已经找到了儿子,而不是仍在哪个城市里,到处张贴着寻人启事,和那幅海报上满长城贴的一样。

我侄子七岁了。到哪都还得紧拽他的手。这孩子实在太皮,一不留神,眼皮底下就没影儿了。逢哥嫂上班他放假时,经常把他一个人锁屋里看电视,他也成了不折不扣的小电视迷。哥说,没办法,没空带他出去,总比放出去被坏人拐走强吧。

 

在英国,孩子们是幸福的。没有家庭作业的重负,更没有中国孩子那么多的安全隐患。他们自由自在地在前庭后院、街道边、公园里、街边绿地里尽情玩耍。虽时有关于恋童癖对儿童性侵扰的丑闻曝光,却几乎没听说有儿童被拐卖。说到底,没有那么多的穷人,生老病死国家养,自然少了那些丧尽天良偷拐儿童的非人行径。

 

穿梭在伦敦的地铁站,我仍有意地避开那幅长城海报。我害怕看见那些孩子。他们的眼睛,虽然普遍没有我在伦敦小学校教课的英国孩子的眼睛大,眼神却是一样的无辜和纯真,可两者的命运却在悲喜两重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