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自我交代
第一辑:废墟上的歌唱
百年回首大公报 抚今追昔念前贤
清华风物今安在?
大师之道与大学之道--- 与黄延复谈梅贻琦
从胡适日记中的一则剪报谈起
胡适的“不讲情面”
梅贻琦的选择
生死皆寂寞的教育思想家-------漫话李宗吾
教育家司徒雷登
黄炎培:以教育始,以政治终
谈谈耶鲁的独立精神
不同的大学,相同的命运
令人怀念的老报馆
历史的吊诡-------从张季鸾之死到胡政之之死
此般师生此般情——金岳霖与殷海光
“性”博士的文化气魄
家学的消亡
看那一群风流的人物
季羡林的晚年心境
费孝通的两个世界
第二辑:个人阅读史
一代通人许倬云
何兆武的悖论
史景迁的匠气
从思想操练到学术地图
宽容的谢泳
对话的意义
厚道智效民
一部微缩的社会演变史
刀割自己放觉痛——读《往事回首录》
读《鲁迅书影录》
震撼心灵的细节
十年砍柴为磨刀
读书也为稻粮谋
封建礼教压制之下的人性之美
孔庆东二题
尖锐与潜沉
关于教育的几点随想
不单单是人格问题
以公民的视角审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三辑:非关读书
与唐德刚先生通信一束
口述历史二人谈
首先是兴趣,然后才是意义(名人之后口述史项目的感受)
我们只能是自己的道德法官(《斯人不在》序言)
逝去的大学 序
《被忽略的大师——李宗吾传》序及跋
话说名门与财富
他们走了,留下些往事让人怀念
吾师谢志浩
历史是想象出来的
我的文学观及其《书生意气》